中文摘要 | 第1-17页 |
ABSTRACT | 第17-23页 |
导论 | 第23-5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23-28页 |
(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 第23-24页 |
(二) 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 第24-26页 |
(三) 国有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导力量 | 第26-2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28-52页 |
(一) 国外研究 | 第28-33页 |
(二) 国内研究 | 第33-50页 |
1. 关于自主创新的基本理论 | 第34-41页 |
2. 关于国有企业自主创新问题 | 第41-50页 |
(三) 国内外研究述评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50-52页 |
三、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52-54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52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52-54页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54-57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54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54-55页 |
(三) 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55-57页 |
第一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内涵及其相关性 | 第57-86页 |
一. 国家创新体系分析 | 第57-65页 |
(一) 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内涵 | 第57-60页 |
(二) 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主体及其定位 | 第60-64页 |
(三) 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分析 | 第64-65页 |
二. 企业自主创新分析 | 第65-77页 |
(一) 自主创新相关概念界定 | 第65-73页 |
(二) 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特性 | 第73-77页 |
三. 国家创新体系与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相关性分析 | 第77-86页 |
(一) 国有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77-81页 |
(二) 国家创新体系对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影响分析 | 第81-86页 |
第二章 国家创新体系中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 | 第86-122页 |
一.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总体背景 | 第86-92页 |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科技创新提出新需求 | 第86-87页 |
(二) 世界新科技革命带来新机遇新挑战 | 第87-89页 |
(三) 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提出新要求 | 第89-91页 |
(四) 国有企业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 | 第91-92页 |
二.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条件和基础 | 第92-105页 |
(一) 国家创新体系的有力支持 | 第92-97页 |
(二)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进展 | 第97-105页 |
三.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 第105-122页 |
(一)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05-109页 |
(二)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 | 第109-122页 |
第三章 国家创新体系中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战略思路 | 第122-138页 |
一.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理念 | 第122-133页 |
(一) 创新驱动理念 | 第122-126页 |
(二) 协同创新理念 | 第126-129页 |
(三) 持续创新理念 | 第129-132页 |
(四) 立法先行理念 | 第132-133页 |
二.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原则 | 第133-136页 |
(一) 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 | 第133-134页 |
(二) 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 | 第134页 |
(三) 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提升相结合 | 第134-135页 |
(四) 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支持相结合 | 第135-136页 |
三.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路径 | 第136-138页 |
第四章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前提:强化主体地位 | 第138-164页 |
一. 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 | 第138-148页 |
(一)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 第138-144页 |
(二)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第144-146页 |
(三)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第146-148页 |
二. 加强国有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建设 | 第148-152页 |
(一) 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 | 第148-149页 |
(二)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 第149-150页 |
(三) 培育高水平研发队伍 | 第150-152页 |
三. 加强国有企业文化软实力建设 | 第152-164页 |
(一) 培育创新文化 | 第153-156页 |
(二) 塑造品牌文化 | 第156-159页 |
(三) 强化责任文化 | 第159-164页 |
第五章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深化产学研合作 | 第164-186页 |
一. 探索国有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有效形式 | 第164-172页 |
(一) 与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开展项目合作 | 第164-166页 |
(二) 与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共建研发实体 | 第166-169页 |
(三) 与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第169-172页 |
二. 加强国有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有效支持 | 第172-186页 |
(一) 加强国有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政策支持 | 第172-178页 |
(二) 加强国有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中介支持 | 第178-181页 |
(三) 加强国有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金融支持 | 第181-186页 |
第六章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保障:培育社会环境 | 第186-198页 |
一. 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 第186-191页 |
(一)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 第186-187页 |
(二) 完善政府采购等需求激励政策促进企业自主创新 | 第187-191页 |
二. 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法律环境 | 第191-195页 |
(一) 国外科技立法保障企业创新的成功经验 | 第191-192页 |
(二) 构建法律环境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对策建议 | 第192-195页 |
三. 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文化环境 | 第195-198页 |
(一) 大力建设创新文化,营造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 | 第195-196页 |
(二) 大力发展创新教育,造就自主创新的人才队伍 | 第196-198页 |
结束语 | 第198-201页 |
参考文献 | 第201-229页 |
致谢 | 第229-23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230-231页 |
学位论文评闻及答辩情况表 | 第2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