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第一章 问题提出 | 第7-20页 |
| ·课程改革与教学设计 | 第7-12页 |
| ·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 第7-9页 |
| ·国内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目标 | 第9-11页 |
| ·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与教学设计 | 第11-12页 |
| ·小学科学教学实践现状与教学需求 | 第12-14页 |
| ·教学设计的历史发展 | 第14-18页 |
| ·教学设计的历史发展脉络 | 第14-15页 |
|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5-18页 |
|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小学科学理解性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 ·理解的内涵 | 第20-24页 |
| ·从“知识的学习”看理解 | 第20-22页 |
| ·布鲁姆对理解的阐释 | 第22页 |
| ·威金斯对理解的界定 | 第22-24页 |
| ·理解性教学 | 第24-27页 |
| ·哈佛大学的“促进理解的教学方案” | 第24-26页 |
| ·威金斯的面向理解的课程设计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小学科学理解性教学设计——以《植物的一生》为例 | 第27-40页 |
| ·小学科学理解性教学设计 | 第27-29页 |
| ·逆向教学设计 | 第27-28页 |
| ·小学科学理解性教学 | 第28-29页 |
| ·确定理解性目标 | 第29-30页 |
| ·单元内容概述 | 第29页 |
| ·理解性目标的确定 | 第29-30页 |
| ·理解标准与评价的确定 | 第30-33页 |
| ·理解标准的确定 | 第30-31页 |
| ·理解评价的确定 | 第31-33页 |
| ·学习活动设计 | 第33-40页 |
| ·单元核心问题 | 第33-34页 |
| ·确定学习活动顺序 | 第34-35页 |
| ·学习活动方案 | 第35-40页 |
| 第四章 应用实验 | 第40-46页 |
| ·实验对象与变量 | 第40-42页 |
| ·实验目标假设 | 第42页 |
| ·实验阶段 | 第42页 |
| ·实验结果 | 第42-46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 ·研究结论 | 第46页 |
| ·反思与展望 | 第46-48页 |
|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46-47页 |
| ·深化研究的方向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附录A:小学生科学态度问卷 | 第52-53页 |
| 附录B:植物生长与发育问卷 | 第53-56页 |
| 附录C:植物生长测试题 | 第56-57页 |
| 附录D: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