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德育思想现代性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37页 |
·选题依据与意义 | 第11-21页 |
·选题依据 | 第11-15页 |
·选题意义 | 第15-21页 |
·研究现状述评 | 第21-31页 |
·对蔡元培德育思想内容研究现状 | 第22-27页 |
·蔡元培德育思想现实意义的研究现状 | 第27-30页 |
·蔡元培德育思想的其他研究现状 | 第30-31页 |
·概念的诠释:现代性 | 第31-34页 |
·现代性的定义 | 第31-33页 |
·蔡元培德育思想现代性问题的缘起 | 第33-34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34-36页 |
·研究思路 | 第34页 |
·篇章结构 | 第34-35页 |
·研究方法 | 第35-36页 |
·创新之处 | 第36-37页 |
2 蔡元培德育思想现代性的形成 | 第37-64页 |
·蔡元培生平及个性发展 | 第37-48页 |
·蔡元培生平 | 第37-43页 |
·蔡元培个性发展历程 | 第43-48页 |
·蔡元培德育思想现代性形成的背景 | 第48-52页 |
·社会历史背景 | 第48-49页 |
·文化背景 | 第49-52页 |
·蔡元培德育思想现代性形成的基本历程 | 第52-64页 |
·萌芽时期:德育思想现代性初现端倪 | 第52-56页 |
·形成时期:德育思想现代性正式确立 | 第56-58页 |
·成熟时期:德育思想现代性的践履和体现 | 第58-64页 |
3 蔡元培对中国传统教化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 第64-79页 |
·中国传统教化思想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 第64-68页 |
·中国传统教化思想内容的界说 | 第65-67页 |
·中国传统教化思想实施方法的梳理 | 第67-68页 |
·蔡元培对传统教化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 第68-79页 |
·蔡元培从不同角度对德育的领会 | 第68-71页 |
·蔡元培对传统家庭教育作用的诠释 | 第71-72页 |
·蔡元培对传统道德规范的阐释 | 第72-74页 |
·蔡元培对传统“道德要旨”进行创造性诠释 | 第74-76页 |
·蔡元培对传统道德教育途径的继承与超越 | 第76-79页 |
4 蔡元培德育思想现代性问题体现 | 第79-113页 |
·蔡元培德育思想现代性内容体现 | 第79-84页 |
·蔡元培德育思想中关于自由的见解 | 第79-81页 |
·蔡元培德育思想中关于平等的论述 | 第81-82页 |
·蔡元培德育思想中关于博爱的观点 | 第82-84页 |
·蔡元培德育思想现代性功用体现 | 第84-88页 |
·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建立 | 第85-86页 |
·促进强兵富国愿望的实现 | 第86页 |
·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 第86-87页 |
·促进教育发展方向的形成 | 第87-88页 |
·蔡元培德育思想现代性目标体现 | 第88-93页 |
·培育成健全人格的“新民” | 第88-89页 |
·培养“新民”有尚德风尚的良好习性 | 第89-91页 |
·培育尚自然展个性的“国之良民” | 第91-92页 |
·实现道德教育的既定目标 | 第92-93页 |
·蔡元培德育思想现代性实施原则体现 | 第93-100页 |
·实施五育并举的全面教育原则 | 第93-97页 |
·倡导多层次的教育原则 | 第97-98页 |
·倡导有针对性差异性的教育原则 | 第98-99页 |
·倡导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 | 第99-100页 |
·蔡元培德育思想中追求独立的精神支柱 | 第100-113页 |
·关于人格独立思想的现代性精神追求 | 第100-103页 |
·关于教育独立思想的现代性精神追求 | 第103-108页 |
·关于学术独立思想的现代性精神追求 | 第108-113页 |
5 蔡元培德育思想现代性的实践 | 第113-133页 |
·美育代宗教:科学、民主精神的时代展现 | 第113-120页 |
·美育的内涵及实施办法 | 第113-115页 |
·美育的作用与地位 | 第115-117页 |
·美育代宗教思想的践行 | 第117-120页 |
·教育平等:从少数人受教育到平民教育 | 第120-121页 |
·办学实践:“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及实施 | 第121-125页 |
·办学方针上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 第121页 |
·办学方法上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 第121-122页 |
·办学形式上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 第122-124页 |
·教学方法上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 第124-125页 |
·自律身教:从修身律己到以身作则 | 第125-133页 |
·进德会之缘起 | 第125-128页 |
·犯戒受罚:陈独秀被解除学长 | 第128-132页 |
·进德:“内圣外王”的传承 | 第132-133页 |
6 蔡元培德育思想现代性的时代意义 | 第133-150页 |
·对蔡元培德育思想现代性的审视 | 第133-140页 |
·蔡元培思想与同期其他一些观念之消长 | 第133-135页 |
·蔡元培德育思想之局限 | 第135-140页 |
·蔡元培德育思想现代性要求 | 第140-145页 |
·从现代德育德性到人性的培养 | 第140-142页 |
·近现代德育过程中的传承与发展 | 第142-143页 |
·尊重主体地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第143-145页 |
·蔡元培德育思想现代性的时代意义 | 第145-150页 |
·为中国近现代教育提供了精神指向 | 第145-147页 |
·为构建现代性教育制度提供了合理性依据 | 第147-149页 |
·为现代性的思想启蒙提供了理论支撑与精神动力 | 第149-150页 |
结语 | 第150-152页 |
致谢 | 第152-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6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课题等 | 第160-161页 |
附录 | 第161-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