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绪论 | 第9-12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三、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四、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我国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及其演进 | 第12-24页 |
第一节 国有资产 | 第12-13页 |
一、 国有资产的概念 | 第12页 |
二、 国有资产的分类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我国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概述 | 第13-16页 |
一、 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概念 | 第13页 |
二、 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制度体系 | 第13页 |
三、 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层次 | 第13-14页 |
四、 我国现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运行机制 | 第14-16页 |
第三节 我国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发展历程 | 第16-19页 |
一、 探索阶段(1978-1993 年) | 第16-17页 |
二、 “统一所有,分级管理”阶段(1993-2002 年) | 第17-18页 |
三、 “国家所有,分级代表”阶段(2002-至今) | 第18-19页 |
第四节 我国国有资产监管取得的主要成效 | 第19-24页 |
一、 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发生变化 | 第20页 |
二、 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 | 第20-21页 |
三、 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发生重要变化 | 第21页 |
四、 国有企业发展质量和运行效率发生变化 | 第21-24页 |
第二章 国内外国有资产监管经验及其对我省的启示 | 第24-34页 |
第一节 国外主要的三种监管模式分析 | 第24-30页 |
一、 高度集权的统一监管模式 | 第24-25页 |
二、 分权与集权结合的监管模式 | 第25-27页 |
三、 分权监管的模式 | 第27-30页 |
第二节 我国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基本情况 | 第30-32页 |
一、 建立国有资产产权体系 | 第30页 |
二、 优化国有资本结构 | 第30-31页 |
三、 规范管理制度 | 第31-32页 |
四、 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 | 第32页 |
第三节 国内外国有资产监管经验对我省的启示 | 第32-34页 |
第三章 云南省国有资产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4-43页 |
第一节 云南省国有资产监管现状分析 | 第34-40页 |
一、 全省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初步建立 | 第34-35页 |
二、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有效推进 | 第35-37页 |
三、 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得到调整优化 | 第37-38页 |
四、 资本运营渠道进一步拓宽 | 第38-39页 |
五、 省属企业股份制改造有力推进 | 第39页 |
六、 省属企业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 | 第39-40页 |
第二节 云南国有资产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0-43页 |
一、 政企不分、政资不分问题仍然存在 | 第40页 |
二、 国有资产监管效率和水平还有待提高 | 第40-41页 |
三、 省属企业深化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 | 第41页 |
四、 推进布局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很繁重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新形势下云南省属企业监管思路及对策分析 | 第43-56页 |
第一节 省属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 | 第43-50页 |
一、 省属企业面临的经济形势分析 | 第44-48页 |
二、 省属企业存在的发展机遇 | 第48-50页 |
第二节 云南省属企业监管思路及目标分析 | 第50-51页 |
一、 总体思路分析 | 第50页 |
二、 发展目标分析 | 第50-51页 |
第三节 新形势下省属企业的监管对策分析 | 第51-56页 |
一、 加强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建设 | 第51-52页 |
二、 推进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全覆盖 | 第52-53页 |
三、 完善省属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 | 第53页 |
四、 大力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 | 第53-54页 |
五、 加大创新有效监管方式 | 第54-55页 |
六、 积极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一、 本文结论 | 第56-57页 |
二、 研究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