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研究现状、背景及意义 | 第11-18页 |
·家庭作业现状及分析 | 第11-12页 |
·家庭作业的作业量过大、作业时间长、类型单一 | 第11页 |
·教师布置家庭作业随意性大,缺少个体针对性 | 第11-12页 |
·学生对家庭作业缺少主动探究意识,完成方式过于封闭 | 第12页 |
·家庭作业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附属环节存在 | 第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要求 | 第12-13页 |
·目前实际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和效果参差不齐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8页 |
·理论意义 | 第14-15页 |
·实践意义 | 第15-18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8-24页 |
·自主性家庭作业 | 第18-20页 |
·自主性家庭作业的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自主性家庭作业研究综述 | 第19-20页 |
·学习参与 | 第20-24页 |
·学习参与的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学习参与研究综述 | 第21-24页 |
3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24-28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4页 |
·罗杰斯人本主义参与性学习 | 第24-25页 |
·自我调节学习理论 | 第25-27页 |
·多元智能理论 | 第27-28页 |
4 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28-31页 |
·研究目的 | 第28页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28-31页 |
·研究对象 | 第28-29页 |
·研究方法与工具 | 第29页 |
·实验过程 | 第29-31页 |
5 测量问卷编制 | 第31-36页 |
·问卷的设计 | 第31页 |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第31-36页 |
·信度检验 | 第31-32页 |
·效度检验 | 第32-36页 |
6 实验研究设计 | 第36-48页 |
·总体计划情况 | 第36-37页 |
·研究过程记录 | 第37-48页 |
·准备阶段 | 第37-39页 |
·培养阶段 | 第39-43页 |
·提高阶段 | 第43-48页 |
7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8-52页 |
·实验前,初一年级学生在家庭作业上的整体情况分析 | 第48-49页 |
·实验班和控制班英语成绩差异比较 | 第48页 |
·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学习参与情况的差异比较分析 | 第48-49页 |
·学生成绩与学习参与程度的相关分析 | 第49页 |
·实验后,初一学生在家庭作业上的学习参与情况分析 | 第49-51页 |
·实验班和控制班英语成绩差异比较 | 第49-50页 |
·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学习参与情况差异比较 | 第50页 |
·实验班学习成绩与学生学习参与情况相关分析 | 第50-51页 |
·实验前后对比分析 | 第51-52页 |
·实验班学生成绩的前后测差异分析 | 第51页 |
·实验班学生学习总体参与的前后测差异分析 | 第51-52页 |
8 结果与讨论 | 第52-57页 |
·自主性家庭作业对学生参与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自主性家庭作业促进学生整体成绩的提升,但仍存在个别差异 | 第52页 |
·自主性家庭作业使学生学习参与度有所提高,但影响程度大小与学生学业成绩相关 | 第52页 |
·学生学习参与度的提升在各维度之间存在差异 | 第52-53页 |
·自主性家庭作业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 第53-54页 |
·在实验的初始阶段,学生表现出茫然和不知所措 | 第53页 |
·学生对于自主性家庭作业内容选择不当,时间拖拉 | 第53-54页 |
·对自主性家庭作业实践研究的建议 | 第54-55页 |
·注重教师作用的发挥 | 第54页 |
·整个过程要注意循序渐进 | 第54-55页 |
·调动学生参与不仅要扩大广度和深度,又要适当合理的自主权 | 第55页 |
·注重研究当中的总结和反馈 | 第55页 |
·本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 第55-57页 |
·对中学英语家庭作业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度调查不够 | 第55页 |
·在自主性家庭作业中学生的自主程度难以把握 | 第55-56页 |
·在学生参与方面对学生认知参与的正确引导 | 第56页 |
·实验实施时间较短、在实施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 | 第56-57页 |
9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76页 |
后记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