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全译之分译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1页 |
一、 论文选题依据 | 第9页 |
二、 论文研究对象及目的 | 第9页 |
三、 论文创新点及意义 | 第9-10页 |
四、 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俄汉全译之分译研究述评 | 第11-20页 |
第一节 国外分译研究述评 | 第11-13页 |
一、 欧美分译研究简述 | 第11-12页 |
二、 俄罗斯分译研究简述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国内分译研究述评 | 第13-18页 |
一、 分译研究简述 | 第14-17页 |
二、 简评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分译概念界定 | 第20-27页 |
第一节 分译的内涵 | 第20-23页 |
一、 分译的特征 | 第20-22页 |
二、 分译的本质属性 | 第22-23页 |
三、 分译的定义 | 第23页 |
第二节 分译的外延 | 第23-25页 |
一、 分译与全译的关系 | 第24页 |
二、 分译与增译的关系 | 第24-25页 |
三、 分译与合译的关系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俄汉分译单位 | 第27-33页 |
第一节 翻译单位简述 | 第27-29页 |
一、 翻译单位 | 第27-28页 |
二、 全译单位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分译单位 | 第29-32页 |
一、 词 | 第29-30页 |
二、 短语 | 第30-31页 |
三、 句子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俄汉分译过程 | 第33-41页 |
第一节 分解 | 第33-36页 |
一、 语形分析 | 第33-35页 |
二、 语义分析 | 第35-36页 |
三、 语用分析 | 第36页 |
第二节 重组 | 第36-39页 |
一、 语用合成 | 第37页 |
二、 语义整合 | 第37-38页 |
三、 生成构句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五章 俄汉分译原则 | 第41-46页 |
第一节 分形保意原则 | 第41-43页 |
一、 分形 | 第41-42页 |
二、 保意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功能对等原则 | 第43-44页 |
一、 功能与翻译 | 第43-44页 |
二、 功能对等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六章 俄汉分译方法体系 | 第46-68页 |
第一节 词分译 | 第46-53页 |
一、 名词分译 | 第46-48页 |
二、 动词分译 | 第48-51页 |
三、 形容词分译 | 第51-52页 |
四、 前置词分译 | 第52-53页 |
第二节 短语分译 | 第53-60页 |
一、 名词短语分译 | 第54-56页 |
二、 动词短语分译 | 第56-57页 |
三、 形动词短语分译 | 第57-59页 |
四、 副动词短语分译 | 第59-60页 |
第三节 句子分译 | 第60-66页 |
一、 单句分译 | 第61-62页 |
二、 复句分译 | 第62-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七章 俄汉分译理据 | 第68-77页 |
第一节 分译的语言学理据 | 第68-72页 |
一、 分译的语法学理据 | 第68-70页 |
二、 分译的语义学理据 | 第70-71页 |
三、 分译的语用学理据 | 第71-72页 |
第二节 分译的逻辑学理据 | 第72-76页 |
一、 分译的概念理据 | 第73-74页 |
二、 分译的判断理据 | 第74-75页 |
三、 分译的推理理据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结语 | 第77-78页 |
参考与用例文献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