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3页 |
| ·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 ·仿真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8-11页 |
| ·技术现状 | 第8-10页 |
| ·技术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 ·作者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11页 |
|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1-13页 |
| 2 自动生产线分析与描述 | 第13-27页 |
| ·生产线简介 | 第13-15页 |
| ·生产线工艺流程分析 | 第15-16页 |
| ·自动生产线分析与描述 | 第16-24页 |
| ·电气部分分析与描述 | 第16-21页 |
| ·气动部分分析与描述 | 第21-24页 |
| ·自动生产线工作流程描述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 3 基于自动生产线的仿真教学系统总体设计 | 第27-37页 |
| ·系统功能和性能要求 | 第27-29页 |
| ·功能要求 | 第27-28页 |
| ·性能要求 | 第28-29页 |
| ·系统实现方案讨论 | 第29-33页 |
| ·控制系统结构 | 第29-31页 |
| ·方案讨论 | 第31-33页 |
|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33-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4 系统仿真被控对象的设计与研究 | 第37-59页 |
| ·教学系统仿真被控对象设计方案 | 第37-42页 |
| ·LabVIEW开发环境下的仿真建模方法 | 第37-40页 |
| ·FluidSIM开发环境下的仿真建模方法 | 第40-42页 |
| ·LabVIEW开发环境下的仿真被控对象设计 | 第42-53页 |
| ·仿真被控对象的前面板设计 | 第42-45页 |
| ·仿真被控对象的后台程序框图设计 | 第45-48页 |
| ·Labview与控制层的通信设计 | 第48-51页 |
| ·仿真被控对象的综合设计 | 第51-53页 |
| ·FluidSIM开发环境下的仿真被控对象设计 | 第53-58页 |
| ·仿真被控对象的气动回路设计 | 第53-54页 |
| ·仿真被控对象的电气回路设计 | 第54-56页 |
| ·FluidSIM与控制层的通信设计 | 第56-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5 系统控制部分的设计与研究 | 第59-73页 |
| ·系统资源分配 | 第59-62页 |
| ·系统硬件资源分配 | 第59-62页 |
| ·系统软件资源分配 | 第62页 |
| ·控制软件总体设计 | 第62-64页 |
| ·控制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 第64-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6 系统监控部分和管理软件的设计与研究 | 第73-79页 |
| ·监控软件总体设计 | 第73页 |
| ·监控界面设计 | 第73-76页 |
| ·管理软件设计 | 第76-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 7 系统调试与问题讨论 | 第79-89页 |
| ·系统调试 | 第79-83页 |
| ·工程问题讨论与研究 | 第83-88页 |
| ·LabVIEW单元界面和综合界面的组网问题讨论 | 第83-84页 |
| ·FluidSIM-P和LabVIEW联合仿真问题讨论 | 第84-85页 |
| ·教学系统的通信速率的优化和通信点数问题讨论 | 第85-86页 |
| ·仿真教学系统实验模式的研究 | 第86-88页 |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 8 总结与展望 | 第89-91页 |
| ·总结 | 第89-90页 |
| ·展望 | 第90-91页 |
| 致谢 | 第91-93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