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扒窃成立是否应该有数额限定 | 第9-17页 |
(一) “不构成犯罪”的扒窃偶犯 | 第15-16页 |
(二) “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扒窃偶犯 | 第16页 |
(三) “尽可能适用缓刑或者非监禁刑”的扒窃偶犯 | 第16-17页 |
二、扒窃成立是否应该发生在公共场所 | 第17-19页 |
三、扒窃对象是否仅仅限于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 | 第19-21页 |
四、扒窃手段是否必须具有非暴力性和相对秘密性 | 第21-24页 |
五、扒窃争议问题解决之展望 | 第24-26页 |
结语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0页 |
致谢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