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总则论文

骗购经济适用房的行为“入罪”论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2页
一、“骗购经济适用房”现象的典型案件与理论争议考察第12-19页
 (一) 典型案件考察第12-16页
 (二) 理论争议考察第16-17页
  1. 骗购经济适用房的行为能否定罪第16页
  2. 骗购经济适用房的行为定性为何罪第16-17页
 (三) 刑法视角研究“骗购经济适用房”现象的现实意义第17-19页
二、“骗购经济适用房”行为定性问题的理论分析第19-28页
 (一) 对“不定罪说”的分析第19-23页
  1. “不定罪说”的观点内容第19-22页
  2. 对“不定罪说”的分析第22-23页
 (二) 对“定诈骗罪说”的分析第23-26页
  1. “定诈骗罪说”的观点内容第23-24页
  2. 对“定诈骗罪说”的分析第24-26页
 (三) 对“另设罪名说”的分析第26-28页
  1. “另设罪名说”的观点内容第26页
  2. 对“另设罪名说”的分析第26-28页
三、“骗购经济适用房”的行为应当入罪第28-36页
 (一) 司法实践的迫切需要第28-30页
  1. “骗购经济适用房”现象日趋严重第28-29页
  2. 民事或行政制裁手段无法有效抑制第29-30页
 (二) 刑事政策的现实考量第30-31页
 (三) 刑法“入罪”标准的直接体现第31-32页
  1. 违法行为入罪的标准第31页
  2. 骗购经济适用房行为符合入罪的标准第31-32页
 (四) 域外立法的启示与借鉴第32-36页
  1. 域外立法情况第32-35页
  2. 域外立法的启示与借鉴第35-36页
四、“骗购经济适用房”行为入罪的设想第36-42页
 (一) 立法构建第36-38页
  1. 新增骗取社会公共福利罪第36-37页
  2. 对条文设计的思路第37-38页
 (二) 骗取社会公共福利罪相关问题阐述第38-42页
  1. 骗取社会公共福利罪的犯罪构成第38-39页
  2. 骗取社会公共福利罪的刑罚设置第39-40页
  3. 骗取社会公共福利罪的犯罪形态第40-42页
结语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坦白制度司法适用疑难问题研究
下一篇:盗窃罪中“扒窃”争议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