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适配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研究对象 | 第15-16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6页 |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7-20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创新点 | 第19-20页 |
2 研究综述与理论分析 | 第20-46页 |
·研究综述 | 第20-32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3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3-28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8-32页 |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研究 | 第32-37页 |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特征 | 第32-33页 |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结构 | 第33-36页 |
·权力关系界定 | 第36-37页 |
·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分析 | 第37-42页 |
·高等学校两种权力关系现状 | 第37-38页 |
·高等学校两种权力的区别与联系 | 第38-40页 |
·高等学校两种权力关系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高等学校两种权力关系协调与规范 | 第42-46页 |
·高等学校两种权力关系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42-43页 |
·高等学校两种权力适配性协调基础 | 第43-44页 |
·高等学校两种权力适配性的协调措施 | 第44-46页 |
3 学术事务与行政事务识别与研究假设 | 第46-63页 |
·研究生培养过程分析 | 第46-51页 |
·培养过程概述 | 第46-47页 |
·研究生院涉及的研究生培养事务 | 第47-50页 |
·研究生培养环节分析 | 第50-51页 |
·招生入学阶段重点工作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51-53页 |
·动员招生 | 第51页 |
·命题考核 | 第51-52页 |
·注册入学 | 第52-53页 |
·学业培养阶段重点工作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53-56页 |
·培养方案 | 第53-54页 |
·课程教学 | 第54-55页 |
·教务管理 | 第55-56页 |
·日常管理阶段重点工作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56-59页 |
·奖助学金 | 第56-57页 |
·综合管理 | 第57-58页 |
·党团建设 | 第58-59页 |
·毕业答辩阶段重点工作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59-63页 |
·学位评定 | 第59-60页 |
·答辩过程 | 第60-61页 |
·毕业离校 | 第61-63页 |
4 学术事务与行政事务适配量表开发与问卷调查 | 第63-72页 |
·学术事务与行政事务适配模型构建 | 第63-67页 |
·结构方程模型方法 | 第63-65页 |
·量表设计方法 | 第65-66页 |
·初步模型构建 | 第66-67页 |
·学术事务与行政事务适配量表开发 | 第67-69页 |
·问卷结构设计 | 第67-68页 |
·量表题项设计 | 第68-69页 |
·学术事务与行政事务适配问卷调查 | 第69-72页 |
·预调查 | 第69-70页 |
·预试问卷数据获取 | 第70页 |
·正式调查 | 第70-72页 |
5 学术事务与行政事务适配量表有效性分析 | 第72-109页 |
·适配量表的描述性分析 | 第72-81页 |
·变量总体描述性统计 | 第72-74页 |
·各样本的变量得分描述性统计 | 第74-81页 |
·适配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 第81-83页 |
·信度分析 | 第82-83页 |
·效度分析 | 第83页 |
·适配量表的主成分分析 | 第83-109页 |
·主成分分析法简介 | 第83-84页 |
·各变量主成分析出 | 第84-105页 |
·变量间相关关系分析 | 第105-107页 |
·主成分分析小结 | 第107-109页 |
6 学术事务与行政事务适配假设验证与权力适配 | 第109-130页 |
·招生入学阶段的适配假设验证 | 第109-113页 |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第109-110页 |
·模型设定与识别检验 | 第110页 |
·参数估计与违犯估计检验 | 第110-111页 |
·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评价 | 第111-112页 |
·模型路径图 | 第112-113页 |
·学业培养阶段的适配假设验证 | 第113-117页 |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第113页 |
·模型设定与识别检验 | 第113-114页 |
·参数估计与违犯估计检验 | 第114-115页 |
·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评价 | 第115-117页 |
·模型路径图 | 第117页 |
·日常管理阶段的适配假设验证 | 第117-121页 |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第117-118页 |
·模型设定与识别检验 | 第118页 |
·参数估计与违犯估计检验 | 第118-119页 |
·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评价 | 第119-121页 |
·模型路径图 | 第121页 |
·毕业答辩阶段的适配假设验证 | 第121-125页 |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第121-122页 |
·模型设定与识别检验 | 第122页 |
·参数估计与违犯估计检验 | 第122-123页 |
·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评价 | 第123-124页 |
·模型路径图 | 第124-125页 |
·学术和行政部门事务适配结果 | 第125-130页 |
·学术事务和行政事务与各权力主体的适配性 | 第125-128页 |
·研究生教育中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适配矩阵 | 第128-130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30-134页 |
·研究结论 | 第130-132页 |
·研究展望 | 第132-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6页 |
附录A 调查问卷 | 第146-150页 |
附录B 国内典型大学研究型大学教育管理体系 | 第150-17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71-172页 |
致谢 | 第172-173页 |
作者简介 | 第173-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