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ATT的统一控制器的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引言 | 第11-19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概述 | 第12-16页 |
·功角调节变压器 | 第12-14页 |
·UPFC | 第14-15页 |
·UPQC | 第15-16页 |
·用于ATT的统一控制器的提出 | 第16-17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2 用于ATT的统一控制器的原理 | 第19-37页 |
·统一控制器与ATT的结构 | 第19-23页 |
·统一控制器与ATT的连接方式 | 第19-22页 |
·统一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 第22-23页 |
·统一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23-25页 |
·并联单元工作原理 | 第24-25页 |
·串联单元工作原理 | 第25页 |
·统一控制器的基本控制功能 | 第25-27页 |
·统一控制器与ATT调节的配合控制原理 | 第27-30页 |
·统一控制器功率特性分析 | 第30-33页 |
·统一控制器与其他控制器比较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7页 |
3 三相电压源型变流器的研究 | 第37-49页 |
·三相电压源型变流器的结构 | 第37页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7-42页 |
·各坐标系下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7-41页 |
·SPWM控制下开关函数模型的建立 | 第41-42页 |
·三相电压源型变流器的控制方法研究 | 第42-45页 |
·间接电流控制 | 第42-43页 |
·直接电流控制 | 第43-45页 |
·三相电压源型逆变器的仿真验证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9页 |
4 统一控制器的控制研究 | 第49-59页 |
·统一控制器并联单元的分析与设计 | 第49-53页 |
·并联单元的数学模型 | 第49-50页 |
·并联单元主电路参数选择 | 第50-52页 |
·并联单元变流器的控制 | 第52-53页 |
·统一控制器串联单元的分析与设计 | 第53-56页 |
·串联单元的数学模型 | 第53-55页 |
·串联单元变流器的控制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9页 |
5 用于ATT的统一控制器的建模与仿真 | 第59-87页 |
·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简介 | 第59-60页 |
·统一控制器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60-67页 |
·ATT仿真模型 | 第62页 |
·并联单元仿真模型 | 第62-63页 |
·串联单元仿真模型 | 第63页 |
·直流环节仿真模型 | 第63-64页 |
·PWM波形发生电路仿真模型 | 第64页 |
·控制电路仿真模型 | 第64-67页 |
·用于ATT的统一控制器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7-86页 |
·ATT原理仿真 | 第67-68页 |
·统一控制器并联侧控制仿真 | 第68-69页 |
·统一控制器串联侧控制仿真 | 第69-70页 |
·统一控制器与ATT配合实现移相功能的仿真 | 第70-84页 |
·统一控制器对实验室ATT试验用系统潮流改善仿真 | 第84-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6 结论 | 第87-89页 |
·全文总结 | 第87-88页 |
·工作展望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93-9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