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妇女运动及组织论文--妇女工作论文

农村留守妇女思想状况研究--基于陕北李家塔村社会生活视角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1 绪论第9-19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第11-15页
     ·国外相关研究第11-12页
     ·国内相关研究第12-14页
     ·对现有研究的评论第14-15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16页
     ·论文研究思路第15页
     ·论文研究方法第15-16页
   ·核心概念及调查地点概述第16-19页
     ·农村留守妇女第16-17页
     ·调查地点及样本村概述第17-19页
2 李家塔村留守妇女社会生活现状第19-37页
   ·李家塔村留守妇女社会生活环境第19-25页
     ·宏观层面的社会环境第19-21页
     ·中观层面的社会环境第21-23页
     ·微观层面的社会环境第23-25页
   ·李家塔村留守妇女社会生活状况第25-37页
     ·生产生活状况第25-26页
     ·家庭生活状况第26-31页
     ·文化教育生活第31-32页
     ·闲暇娱乐生活第32-35页
     ·社会活动参与情况第35-37页
3 李家塔村留守妇女社会生活中的思想状况第37-49页
   ·生活压力大,身心健康状况不佳第37-40页
   ·思想负担重,缺乏稳定感第40-42页
   ·“留守”生活孤寂无助,缺乏安全感第42-45页
   ·主客观因素导致其文化教育观念受限第45-47页
   ·社会参与积极性比较弱,再社会化观念滞后第47-49页
4 李家塔村留守妇女社会生活中思想问题的成因分析第49-59页
   ·社会制度政策方面的原因第49-51页
     ·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的影响第49-50页
     ·城乡社会资源不均衡第50-51页
   ·传统社会性别文化的影响第51-53页
     ·性别分工模式的影响第52-53页
     ·性别观念的影响第53页
   ·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第53-55页
     ·农村文化建设迟缓第53-54页
     ·农村留守妇女社会关注度低第54-55页
   ·个人家庭方面的原因第55-59页
     ·留守妇女文化素质有限第55-56页
     ·丈夫在家庭中缺席的影响第56-57页
     ·“留守”与“非留守”差异的影响第57-59页
5 解决李家塔村留守妇女社会生活中思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第59-69页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农村留守现象第59-62页
     ·破除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便于留守家庭举家入城第59-60页
     ·提升农民工在城市发展中的社会地位第60-61页
     ·加快农村发展步伐,减少留守家庭第61-62页
   ·加强农村建设,改变留守妇女的社会生活条件第62-65页
     ·改善农村留守妇女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第62-63页
     ·建立良好的农村治安环境第63页
     ·成立留守妇女互助组第63-65页
   ·加大社会支持力度,温暖留守妇女第65-69页
     ·加大对留守妇女的援助第65-66页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留守妇女文化和就业能力第66-67页
     ·营造良好文化,开展多样化活动第67-68页
     ·加强对留守家庭的社会服务第68-69页
结语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附录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74-75页
附录B:笔者在调研过程中的一些记忆第75-76页
附录C:访谈提纲第76-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着力点研究
下一篇:我国对非法垄断行为刑事制裁的必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