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48页 |
第一节 杨小舟蛾的发生、危害现状与防治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1 徐州市杨小舟蛾发生与危害情况 | 第11-12页 |
2 杨小舟蛾的防治技术 | 第12-16页 |
·化学防治 | 第12-14页 |
·生物防治 | 第14-15页 |
·其他防治措施 | 第15页 |
·分析与评价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植物抗虫基因资源及基因工程方法 | 第16-33页 |
1 植物抗虫基因资源 | 第16-27页 |
·苏云金杆菌(Bt)及其毒蛋白基因 | 第16-22页 |
·植物蛋白酶抑制剂(PI)基因 | 第22-26页 |
·昆虫特异性神经蝎毒素AaIT基因 | 第26页 |
·其它抗虫基因 | 第26-27页 |
2 植物基因工程方法 | 第27-33页 |
·遗传转化方法 | 第27-30页 |
·转基因植物的分子检测 | 第30-32页 |
·转基因植物抗虫性的生物测定 | 第32-33页 |
第三节 抗虫转基因杨树研究进展 | 第33-37页 |
1 转Bt基因抗虫杨树 | 第33-35页 |
2 转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抗虫杨树 | 第35-36页 |
·转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 第35页 |
·转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 第35-36页 |
3 转昆虫特异性神经蝎毒素基因抗虫杨树 | 第36页 |
4 转双价抗虫基因杨树 | 第36-37页 |
第四节 转基因抗虫植物应用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第37-41页 |
1 害虫对转基因植物的抗性及其治理策略 | 第37-39页 |
·害虫对Bt毒素P、Is及其转基因植物形成的抗性 | 第37-38页 |
·治理策略 | 第38-39页 |
2 转基因植物生态安全性问题 | 第39-40页 |
3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8页 |
第二章 杨小舟蛾生物学特性与发生规律 | 第48-5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林间调查 | 第48页 |
·灯诱成虫 | 第48页 |
·室内饲养 | 第48-49页 |
·害虫发生与气候、环境因子关系的分析 | 第4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9-56页 |
·生活史 | 第49-50页 |
·生活习性 | 第50-53页 |
·杨小舟蛾的发生与气候、环境因子关系 | 第53-56页 |
3 讨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第三章 转基因杨树(NL80106)对杨小舟蛾杀虫活性的时空动态 | 第59-7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0-61页 |
·试验杨树品种及虫源 | 第60页 |
·转基因杨树对杨小舟蛾不同世代种群杀虫活性测定方法 | 第60页 |
·大田移植苗不同部位叶片对杨小舟蛾种群杀虫活性测定方法 | 第60-6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1-69页 |
·转基因杨树对杨小舟蛾不同世代种群杀虫活性 | 第61-67页 |
·大田移植苗不同部位叶片对杨小舟蛾种群杀虫活性 | 第67-69页 |
3 讨论 | 第69-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第四章 转基因杨树(NL80106)对杨小舟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杀虫活性和抑制生长作用 | 第75-8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6页 |
·试验杨树品种及虫源 | 第76页 |
·对不同龄期幼虫杀虫活性的测定方法 | 第76页 |
·对幼虫生长发育影响测定方法 | 第7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6-81页 |
·转基因杨树对杨小舟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杀虫活性 | 第76-77页 |
·转基因杨树对杨小舟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77-81页 |
3 讨论 | 第81-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第五章 转基因杨树(NL80106)对杨小舟蛾幼虫中肠和血淋巴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 第86-10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7-89页 |
·供试杨树品种及虫源 | 第87页 |
·幼虫中肠形态结构的观察和中肠、血淋巴pH测定 | 第87-88页 |
·转基因杨树的饲喂处理 | 第88页 |
·中肠酶源的制备 | 第88页 |
·血淋巴酶源的制备 | 第88页 |
·酯酶和羧酸酯酶的活力测定 | 第88页 |
·酶源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88-8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9-96页 |
·幼虫中肠形态、结构及其与血淋巴的pH变化 | 第89-90页 |
·转基因杨树对中肠酯酶活性的影响 | 第90-92页 |
·转基因杨树对中肠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 第92-94页 |
·转基因杨树对血淋巴酯酶活性的影响 | 第94-96页 |
3 讨论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0页 |
第六章 转基因杨树(NL80106)对杨小舟蛾幼虫中肠和血淋巴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第100-11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01-102页 |
·供试杨树品种、虫源及其饲喂处理 | 第101页 |
·中肠和血淋巴酶源制备 | 第101页 |
·保护酶活力的测定 | 第101-102页 |
·酶源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10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02-112页 |
·转基因杨树对中肠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第102-108页 |
·转基因杨树对血淋巴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第108-112页 |
3 讨论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5页 |
第七章 转基因抗虫杨树(NL80106)杀虫蛋白的检测分析 | 第115-13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15-117页 |
·材料 | 第115-116页 |
·方法 | 第116-11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17-120页 |
·转基因杨树的PCR分析 | 第117-118页 |
·转基因杨树的ELISA分析 | 第118-119页 |
·转基因杨树Bt毒蛋白表达的时间动态测定 | 第119-120页 |
3 讨论 | 第120-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3页 |
图版 | 第123-135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135-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