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缩略语表 | 第12-14页 |
1 前言 | 第14-48页 |
·丛枝菌根与丛枝菌根真菌 | 第14-16页 |
·丛枝菌根 | 第14-15页 |
·丛枝菌根真菌 | 第15-16页 |
·AM共生体的发育与共生信号 | 第16-22页 |
·AM共生体的发育 | 第16-18页 |
·AM共生信号 | 第18-22页 |
·AM共生体对磷信号的感知与反应 | 第22-25页 |
·磷酸盐作为一种信号系统性抑制AM共生体发育 | 第22-24页 |
·磷酸盐抑制丛枝菌根化相关的功能基因 | 第24-25页 |
·菌根途径与共生磷转运 | 第25-31页 |
·菌根途径 | 第25-26页 |
·互惠回报稳定合作的AM共生体系 | 第26-28页 |
·AM共生磷转运 | 第28-29页 |
·AM共生磷转运信号事件 | 第29-31页 |
·营养信号转运受体 | 第31-36页 |
·磷酸盐转运受体 | 第32-33页 |
·葡萄糖转运受体 | 第33页 |
·氨基酸转运受体 | 第33-34页 |
·铵盐与硝酸盐转运受体 | 第34-36页 |
·受体的进化来源于转运体 | 第36页 |
·AM共生体磷信号转运受体存在的证据 | 第36-38页 |
·AM特异性磷转运蛋白的进化保守性 | 第38-41页 |
·细胞自发与扩散信号调控丛枝的发育 | 第41-44页 |
·研究目标与结论 | 第44-47页 |
·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第44-46页 |
·结论与假说 | 第46-47页 |
·意义与展望 | 第47-48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8-71页 |
·AM真菌与植物材料及培养条件 | 第48-49页 |
·实验设计及培养条件 | 第49-50页 |
·分子生物学方法 | 第50-65页 |
·海藻糖酶活分析 | 第65页 |
·半胱氨酸代替趋近定位(SCAM)分析 | 第65-66页 |
·磷酸盐同位素吸收实验 | 第66页 |
·同位素吸收最佳pH实验 | 第66页 |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测定吸收动力学特性 | 第66页 |
·同位素示踪实验 | 第66-67页 |
·AM途径磷吸收定量分析 | 第66-67页 |
·P含量测定及放射性磷酸盐的转运 | 第67页 |
·与超量表达与RNAi实验 | 第67-68页 |
·AsPT1基因在菌根组织中超量表达 | 第67页 |
·AsPT1与AsPT4 RNA干扰载体的构建 | 第67-68页 |
·宿主诱导基因沉默 | 第68页 |
·HIGS体系的建立 | 第68页 |
·RNA分析与siRNAs的检测 | 第68页 |
·PT基因启动子分离与截短实验 | 第68-69页 |
·AsPT1与AsPT4及AsPT5启动子UidA报告系统 | 第68-69页 |
·AsPT4启动子片段的截短缺失分析 | 第69页 |
·GUS酶活测定 | 第69页 |
·电泳迁移率分析(EMSA) | 第69-71页 |
·酵母及洋葱表皮细胞中GFP融合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第7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71-97页 |
·GigmPT基因编码一个磷酸盐转运蛋白 | 第71页 |
·GigmPT表达依赖磷水平和AM共生状态 | 第71-73页 |
·菌根内碳源可以激发GigmPT基因的表达 | 第73页 |
·GigmPT编码一个高亲和力磷酸盐转运子 | 第73-75页 |
·GigmPT是提高AM共生体系Pi含量与生长的必需转运体 | 第75-78页 |
·GigmPT功能的缺失抑制碳源转运 | 第78页 |
·GigmPT功能的缺失影响AM真菌的形态与根内外菌丝的生长 | 第78-80页 |
·GigmPT的失活导致丛枝积累多聚磷酸盐 | 第80-81页 |
·GigmPT是保持丛枝寿命与维持AM真菌发育的必需转运体 | 第81-82页 |
·GigmPT是一个转运受体 | 第82-83页 |
·Gly3P对PKA信号的激活作用需要GigmPT | 第83-84页 |
·激动剂Gly3P与非激动剂PAA竞争性抑制GigmPT | 第84页 |
·SCAM鉴定A~(146)与Val~(357)残基暴露于磷酸盐结合位点 | 第84-86页 |
·新型菌根特异性AsPT1与PHT1转运蛋白的特征 | 第86-87页 |
·Pht1的表达依靠磷的水平和AM共生状态 | 第87-89页 |
·Pht1转运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和组织定位 | 第89-90页 |
·顺式作用元件调控AM特异性AsPT4基因的表达 | 第90-91页 |
·AsPT1和Pht1家族在酵母中的功能分析 | 第91-93页 |
·AsPT1能促进AM共生体的发育 | 第93-95页 |
·AsPT1和AsPT4是AM发育的必需基因 | 第95页 |
·AsPT1或AsPT4基因的沉默导致丛枝过早死亡 | 第95页 |
·AsPT4是AM途径磷转运的主要贡献者 | 第95-97页 |
4 讨论 | 第97-101页 |
·GigmPT属于高亲和力磷转运系统 | 第97页 |
·GigmPT对AM共生体发育是必需的 | 第97页 |
·AM共生体系中磷信号转运受体 | 第97-99页 |
·通过GigmPT产生的信号不需要完成转运循环 | 第97-98页 |
·GigmPT产生的信号需要特异的构象变化 | 第98页 |
·GagmPT利用同一个磷酸盐结合位点进行转运和信号转导 | 第98-99页 |
·AsPT4旁系同源的AsPT1是一个新的AM特异的磷酸盐转运子 | 第99页 |
·AsPT1和AsPT4是AM共生的必需蛋白 | 第99-100页 |
·AsPT1可能编码一个转运受体在丛枝界面调节Pi平衡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17页 |
附录 | 第117-132页 |
发表文章 | 第132-133页 |
致谢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