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S混凝土试验、本构模型及节能评价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6页 |
| ·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 ·EPS 混凝土的试验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EPS 混凝土和易性 | 第15-16页 |
| ·EPS 混凝土强度 | 第16-18页 |
| ·EPS 混凝土热工性能 | 第18页 |
| ·EPS 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研究现状 | 第18-28页 |
| ·混凝土本构模型 | 第19-20页 |
| ·损伤力学 | 第20-23页 |
| ·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 | 第23-28页 |
| ·EPS 混凝土的细观数值研究现状 | 第28-29页 |
| ·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 第29页 |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29-30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及各章安排 | 第30-36页 |
| ·研究的指导思想 | 第31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 ·各章安排 | 第33-36页 |
| 第二章 EPS 混凝土试验研究 | 第36-70页 |
| ·引言 | 第36页 |
| ·原材料和配合比 | 第36-44页 |
| ·试验原材料及性能 | 第36-42页 |
| ·配合比设计 | 第42-44页 |
| ·试块制备 | 第44-46页 |
| ·试验方法与结果分析 | 第46-67页 |
| ·和易性 | 第46-47页 |
| ·抗压强度 | 第47-58页 |
| ·扫描电镜试验 | 第58-63页 |
| ·冻融循环试验 | 第63-64页 |
| ·水分迁移试验 | 第64-66页 |
| ·X 射线衍射试验化学组成成分分析 | 第66-67页 |
| ·小结 | 第67-70页 |
| 第三章 EPS 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 | 第70-94页 |
| ·引言 | 第70页 |
| ·基于不可逆热力学的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理论基础 | 第70-75页 |
| ·不可逆的热力学框架 | 第71-72页 |
| ·连续介质力学 | 第72-75页 |
| ·损伤变量的选取 | 第75-77页 |
| ·EPS 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 | 第77-83页 |
| ·损伤本构方程 | 第78-79页 |
| ·损伤演化方程 | 第79-80页 |
| ·塑性变形 | 第80-82页 |
| ·刚度退化 | 第82页 |
| ·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的框架 | 第82-83页 |
| ·EPS 混凝土单轴受压损伤本构模型 | 第83-88页 |
| ·单轴压缩过程力学特征 | 第83-84页 |
| ·单轴受压损伤本构方程 | 第84页 |
| ·单轴受压塑性变形关系 | 第84-85页 |
| ·单轴受压损伤本构模型 | 第85-86页 |
| ·单轴受压本构试验验证 | 第86-88页 |
| ·EPS 混凝土单轴受拉损伤本构模型 | 第88-91页 |
| ·单轴受拉过程力学特征 | 第88页 |
| ·单轴受拉损伤本构方程 | 第88-89页 |
| ·单轴受拉塑性变形关系 | 第89-90页 |
| ·单轴受拉损伤本构模型 | 第90-91页 |
| ·算例 | 第91-93页 |
| ·算例简介 | 第91页 |
| ·结果分析 | 第91-93页 |
| ·小结 | 第93-94页 |
| 第四章 EPS 混凝土细观分析 | 第94-104页 |
| ·引言 | 第94页 |
| ·EPS 混凝土分析模型 | 第94-96页 |
| ·EPS 骨料的布置 | 第96-97页 |
| ·数值计算 | 第97-100页 |
| ·EPS 混凝土单轴受压破坏理论分析 | 第100-102页 |
| ·小结 | 第102-104页 |
| 第五章 东北地区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104-120页 |
| ·引言 | 第104页 |
| ·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确立的原则和步骤 | 第104-105页 |
| ·评价指标体系确立的原则 | 第104-105页 |
| ·评价指标体系确立的步骤 | 第105页 |
| ·模糊 AHP 法 | 第105-108页 |
| ·模糊 AHP 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第108-115页 |
| ·建立东北地区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 | 第108-110页 |
| ·确定权重 | 第110-115页 |
| ·确定建筑节能等级 | 第115页 |
| ·工程应用案例 | 第115-118页 |
| ·小结 | 第118-120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0-124页 |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120-122页 |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122-1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4-134页 |
| 作者简介 | 第134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4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负责或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34-136页 |
| 致谢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