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前言 | 第12-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活性氧 | 第12-14页 |
·活性氧的产生途径 | 第12-13页 |
·活性氧的作用 | 第13-14页 |
·活性氧的清除途径 | 第14-17页 |
·非酶促清除系统 | 第14页 |
·酶促清除系统 | 第14-17页 |
·SOD基因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本研究的目的 | 第18-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Cu/Zn-SOD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20-32页 |
·材料 | 第20页 |
·植物材料 | 第20页 |
·菌种及载体 | 第20页 |
·试剂 | 第20页 |
·培养基 | 第20页 |
·仪器设备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5页 |
·甘蔗叶片总RNA的提取 | 第20-21页 |
·总RNA质量的检测 | 第21页 |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21-22页 |
·引物设计和PCR扩增 | 第22页 |
·目的片段的回收纯化 | 第22-23页 |
·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作 | 第23-24页 |
·目的片段的连接,转化及阳性克隆鉴定 | 第24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4-25页 |
·结果分析 | 第25-31页 |
·总RNA质量及cDNA的检测 | 第25-26页 |
·Cu/Zn-SOD目的基因的扩增 | 第26-27页 |
·Cu/Zn-SOD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7-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3 Cu/Zn-SOD的基因表达量的分析 | 第32-37页 |
·材料 | 第32页 |
·植物材料及处理 | 第32页 |
·实验试剂 | 第32页 |
·仪器设备 | 第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RNA的提取及检测 | 第32页 |
·cDNA的合成 | 第32-33页 |
·荧光定量PCR引物的设计 | 第33页 |
·荧光定量PCR | 第33页 |
·结果分析 | 第33-36页 |
·RNA和cDNA质量的检测 | 第33-34页 |
·Cu/Zn-SOD的组织表达差异 | 第34页 |
·Cu/Zn-SOD在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 | 第34-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4 Cu/Zn-SOD在大肠杆菌的表达 | 第37-47页 |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菌种及载体 | 第37页 |
·试剂 | 第37页 |
·仪器设备 | 第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42页 |
·引物的设计 | 第37页 |
·PCR扩增及目的片段的回收 | 第37-38页 |
·pET30a质粒的提取 | 第38-39页 |
·双酶切 | 第39页 |
·目的片段与载体的连接及转化DH5α和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39-40页 |
·重组质粒的提取及验证 | 第40页 |
·BL21感受态细胞的制作 | 第40页 |
·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胞BL21及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40页 |
·IPTG诱导目的蛋白的表达 | 第40-41页 |
·SDS-PAGE电泳 | 第41-42页 |
·结果分析 | 第42-46页 |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验证 | 第42-45页 |
·SDS-PAGE分析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5 Cu/Zn-SOD基因转化烟草的研究 | 第47-59页 |
·材料 | 第47-48页 |
·植物材料 | 第47页 |
·菌种及载体 | 第47页 |
·试剂 | 第47页 |
·培养基 | 第47-48页 |
·方法 | 第48-52页 |
·植物表达载体引物的设计 | 第48页 |
·Cu/Zn-SOD基因ORF的扩增及回收 | 第48页 |
·pBI121质粒的提取 | 第48页 |
·双酶切及目的片段的回收 | 第48-49页 |
·目的片段与载体的连接及转化DH5α和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49页 |
·重组质粒的提取及酶切验证 | 第49页 |
·EHA105感受的制作 | 第49页 |
·重组质粒转化EHA105感受态细胞及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49-50页 |
·烟草无菌苗的获得及农杆菌介导叶盘法转化烟草 | 第50-51页 |
·转基因烟草DNA的提取 | 第51页 |
·转基因烟草的PCR检测 | 第51页 |
·转基因烟草表型的观察 | 第51-5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2-58页 |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验证 | 第52-54页 |
·转基因烟草的获得 | 第54-55页 |
·转基因烟草的检测 | 第55-57页 |
·转基因烟草表型的观察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6 全文讨论及结论 | 第59-64页 |
·全文讨论 | 第59-62页 |
·Cu/Zn-SOD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第59页 |
·Cu/Zn-SOD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9-61页 |
·Cu/Zn-SOD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61页 |
·Cu/Zn-SOD基因转化烟草 | 第61-62页 |
·全文结论 | 第62-64页 |
7 展望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附录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