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前言 | 第10页 |
·刺山柑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刺山柑的地理分布 | 第10-11页 |
·刺山柑生物学特性 | 第11页 |
·刺山柑生态学特性 | 第11-12页 |
·刺山柑的抗逆特性 | 第12页 |
·刺山柑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第12-13页 |
·刺山柑其他相关价值 | 第13页 |
·刺山柑抗旱性研究概况 | 第13-16页 |
·植物形态解剖学与植物抗旱性的关系 | 第13-14页 |
·植物生理代谢与植物抗旱性的关系 | 第14页 |
·VA 菌根真菌与植物抗旱性的关系 | 第14-16页 |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本文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不同种群刺山柑解剖结构及其适应性 | 第18-2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8-19页 |
·材料 | 第18页 |
·方法 | 第18-1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9-22页 |
·不同种群刺山柑根的解剖结构 | 第19-20页 |
·不同种群刺山柑茎的解剖结构 | 第20-21页 |
·不同种群刺山柑叶的解剖结构 | 第21-22页 |
·讨论 | 第22-26页 |
·刺山柑根结构对环境的适应性 | 第23页 |
·刺山柑茎结构对环境的适应性 | 第23-24页 |
·刺山柑叶结构对环境的适应性 | 第24-25页 |
·不同种群刺山柑对其环境适应能力的比较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刺山柑根际 VA 菌根真菌多样性和侵染率的调查 | 第26-3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6-28页 |
·样品采集 | 第26-27页 |
·刺山柑根际土壤中 VA 菌根真菌的多样性分析 | 第27-28页 |
·野生刺山柑 VA 菌根侵染率测定 | 第28页 |
·数据统计软件 | 第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1页 |
·刺山柑根际 VA 菌根真菌多样性统计结果 | 第28-30页 |
·刺山柑根际 VA 菌根真菌侵染率统计结果 | 第30-31页 |
·讨论 | 第31-33页 |
第四章 不同 VA 真菌对刺山柑生长效应的研究 | 第33-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5页 |
·材料 | 第33-34页 |
·方法 | 第34-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39页 |
·VA 菌根真菌对刺山柑侵染率及生长的影响 | 第35-36页 |
·VA 菌根真菌对刺山柑根系结构的影响 | 第36页 |
·VA 菌根真菌对刺山柑抗旱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VA 菌根真菌对刺山柑叶片膜系统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VA 真菌对刺山柑全 N、全 P 含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讨论 | 第39-4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1-44页 |
·总结 | 第41-42页 |
·不同种群刺山柑解剖结构对其干旱环境适应性的研究 | 第41页 |
·VA 菌根真菌对刺山柑抗旱适应性的研究 | 第41-42页 |
·接种 VA 菌根真菌对刺山柑抗旱适应性的研究 | 第42页 |
·展望 | 第42-44页 |
·刺山柑抗旱机理的深入研究 | 第42页 |
·刺山柑根际 VA 菌根真菌种质资源的调查 | 第42-43页 |
·刺山柑的研究前景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图版 | 第50-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60页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