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 1、引言 | 第7页 |
| 2、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 3、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4、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9-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 | 第11-15页 |
| 1、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2、计算方法 | 第11-15页 |
| ·柯布-道格拉斯模型 | 第11-12页 |
| ·索洛模型 | 第12-13页 |
| ·势分析法 | 第13-15页 |
| 第三章 指标体系、权重和协调模型 | 第15-22页 |
| 1、评价指标的构建 | 第15页 |
| ·选取原则与方法 | 第15页 |
| ·确定评价指标 | 第15页 |
| 2、权重确定法 | 第15-19页 |
| ·权重意义 | 第15-16页 |
| ·权重确定方法 | 第16-19页 |
| 3、协调模型探究 | 第19-22页 |
| ·协调的概念及内涵 | 第19页 |
| ·常见协调模型 | 第19-21页 |
| ·协调等级划分 | 第21-22页 |
| 第四章 浙江省协调模型研究 | 第22-30页 |
| 1、引言 | 第22页 |
| 2、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 第22-28页 |
| ·选取指标与确定权重 | 第23-25页 |
| ·系统综合发展度 | 第25-26页 |
| ·同步系数 | 第26-27页 |
| ·系统协调模式 | 第27-28页 |
| 3、基于浙江省11市实证分析 | 第28-29页 |
| 4、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五章 典型地区实证分析 | 第30-44页 |
| 1、基于温州市协调性分析 | 第30-39页 |
| ·引言 | 第30-31页 |
| ·SE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 第31-34页 |
| ·实证分析 | 第34-37页 |
| ·温州市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展望 | 第37-39页 |
| 2、基于长江三角洲的协调性研究 | 第39-44页 |
| ·评价方法 | 第39-42页 |
| ·实证分析 | 第42-43页 |
| ·结论 | 第43-44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附录 | 第48-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