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底斯成矿带尼木—墨竹工卡地区斑岩铜矿成矿规律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与技术方法 | 第17-22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多源-多层次找矿信息提取方法 | 第18-22页 |
·论文主要成果及创新 | 第22-25页 |
第2章 成矿地质背景 | 第25-35页 |
·地层 | 第25-26页 |
·岩浆岩 | 第26-29页 |
·火山岩 | 第27-28页 |
·侵入岩 | 第28-29页 |
·区域变质作用 | 第29-31页 |
·区域地质构造 | 第31-35页 |
·区域构造格架 | 第31-32页 |
·区域构造演化 | 第32-35页 |
第3章 基于遥感信息的区域构造特征分析 | 第35-54页 |
·遥感找矿信息提取理论与方法 | 第35-43页 |
·遥感找矿信息提取的基础与依据 | 第35-39页 |
·遥感找矿信息的类别 | 第39-40页 |
·遥感找矿信息提取方法 | 第40-42页 |
·遥感数据源与数据预处理 | 第42-43页 |
·构造解译标志 | 第43-45页 |
·直接构造解译标志 | 第44页 |
·间接构造解译标志 | 第44-45页 |
·区域线环构造特征分析 | 第45-54页 |
·区域线性构造特征 | 第47-50页 |
·区域环形构造特征 | 第50-51页 |
·区域线环构造组合特征 | 第51-52页 |
·线环构造与物化异常的组合特征 | 第52-54页 |
第4章 基于多源信息的区域矿床分布特征分析 | 第54-74页 |
·基于地质信息的矿床分布特征分析 | 第54-57页 |
·区域成矿带的划分 | 第54页 |
·区域矿床的分布特征 | 第54-57页 |
·基于遥感信息的矿床分布特征分析 | 第57-67页 |
·线环构造与矿床的组合特征 | 第57-65页 |
·蚀变信息与矿床的组合特征 | 第65-67页 |
·基于地球物理异常的矿床分布特征分析 | 第67-68页 |
·重力异常特征 | 第67页 |
·航磁异常特征 | 第67-68页 |
·基于地球化学特征的矿床分布规律分析 | 第68-74页 |
第5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第74-83页 |
·尼木矿田斑岩铜矿床地质特征 | 第74-78页 |
·达布斑岩铜矿床地质特征 | 第78-80页 |
·驱龙斑岩铜矿地质特征 | 第80-83页 |
第6章 斑岩铜矿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型 | 第83-94页 |
·矿床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83-88页 |
·东西向的差异性特征 | 第83-86页 |
·南北向分带特征 | 第86-87页 |
·垂向分带特征 | 第87页 |
·斑岩与矽卡岩矿床的相关性 | 第87-88页 |
·构造-岩浆-成矿系统及演化 | 第88-91页 |
·构造-岩浆与成矿系统 | 第88页 |
·构造-岩浆与成矿演化 | 第88-90页 |
·成岩成矿时序规律 | 第90-91页 |
·斑岩型铜钼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 | 第91-94页 |
·控矿因素分析 | 第91-92页 |
·构造-岩浆耦合作用成矿 | 第92-94页 |
第7章 找矿标志与找矿预测 | 第94-105页 |
·找矿标志的建立 | 第94-96页 |
·区域找矿标志 | 第94-96页 |
·斑岩铜矿床的找矿标志 | 第96页 |
·综合找矿信息 | 第96-97页 |
·找矿预测 | 第97-105页 |
结论 | 第105-109页 |
致谢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8页 |
附录A 图版 | 第118-121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21-122页 |
附件 | 第122-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