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巴寺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缘起 | 第11-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页 |
第二节 山巴寺研究动态及方法 | 第12-16页 |
·研究动态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三节 研究重点、难点 | 第16-17页 |
·重点 | 第16页 |
·难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山巴寺历史一览 | 第17-30页 |
第一节 苯教在松潘地区的传入及其寺院分布 | 第17-21页 |
第二节 山巴寺的创建概览 | 第21-26页 |
·山巴寺与安多三圣者 | 第21-24页 |
·山巴寺建寺沿革 | 第24-26页 |
第三节 山巴寺的护法神 | 第26-30页 |
·敦巴辛绕 | 第26-28页 |
·萨智艾桑 | 第28页 |
·桑波奔赤 | 第28-29页 |
·辛拉俄噶尔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山巴寺组织机构概况 | 第30-49页 |
第一节 山巴寺两大组织系统 | 第30-32页 |
第二节 山巴寺僧人概况 | 第32-40页 |
·僧侣人员的组成状况 | 第32-36页 |
·僧人教育的恢复和“文明学校”的教学 | 第36-40页 |
第三节 山巴寺历代高僧 | 第40-49页 |
·大成就者藿哇·朱让巴 | 第40-45页 |
·隆多·丹贝尼玛仁波切 | 第45-47页 |
·卡尔梅·桑木旦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寺院经济概况 | 第49-54页 |
第一节 寺院经济 | 第49-51页 |
·信众布施所得 | 第49-50页 |
·实行“对外开放”所得收入 | 第50-51页 |
第二节 僧人私人经济概况 | 第51-54页 |
第五章 寺院法会及其功能分析 | 第54-62页 |
第一节 寺院法会 | 第54-60页 |
第二节 寺院传统法会的功能分析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