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道教论文--道教史论文

论唐代重玄学中的援佛入道现象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绪论第10-16页
第1章 唐朝重玄学发展的时代背景第16-29页
   ·唐朝重玄学发展的历史背景第16-21页
     ·政治方面第17-20页
     ·经济方面第20-21页
     ·文化方面第21页
   ·唐代重玄学发展的思想背景第21-26页
     ·重玄学之前的道家哲学第21-23页
       ·老庄道论第21-22页
       ·魏晋玄学第22-23页
     ·重玄学之前的佛教哲学第23-24页
       ·佛教中观学说第23页
       ·僧肇之不真空论与物不迁论第23-24页
     ·唐代佛道论争第24-26页
   ·重玄学内涵及其发展脉络第26-29页
     ·重玄学之内涵第26-27页
     ·道教重玄学发展的五个阶段第27-29页
第2章 唐朝重玄学道体论援佛入道现象第29-44页
   ·直接借用佛典语言第29-31页
   ·援引佛教中观思想第31-44页
     ·成玄英重玄思想对佛教中观思想的融摄第32-42页
       ·对“重玄”的阐释第35-36页
       ·对“道”的阐释第36-39页
       ·对“有无”问题的讨论第39-40页
       ·对“动静”问题的讨论第40-42页
     ·李荣重玄思想对佛教中观思想的融摄第42-44页
       ·李荣的重玄思想第43页
       ·李荣重玄思想援引三论宗思想第43-44页
第3章 唐朝重玄学道性论及修仙思想援佛入道现象第44-55页
   ·道性论思想援佛入道第45-51页
     ·王玄览“道性”思想第45-46页
     ·王玄览“道性”思想援引禅宗的心性论第46-51页
       ·道体第47-48页
       ·道物第48页
       ·心性第48-50页
       ·有无第50-51页
       ·忘心第51页
   ·修仙思想援佛入道第51-55页
     ·司马承祯的重玄思想第52页
     ·司马承祯修仙思想援引天台宗禅定止观说第52-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后记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变革视野下的中国赛莱菲耶--几个穆斯林社区赛莱菲耶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山巴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