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设备与车体耦合参数优化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隔振系统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车下设备悬挂参数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动力包隔振参数选取方法 | 第15-29页 |
·车下设备分类 | 第15页 |
·动力包隔振参数与振动烈度 | 第15-24页 |
·单层隔振系统 | 第16-18页 |
·双层隔振系统 | 第18-20页 |
·动力包柴油发电机组 | 第20-24页 |
·柴油发电机组与车体振动评价指标 | 第24-28页 |
·柴油发电机组振动评价指标 | 第24-26页 |
·车体平稳性评价指标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刚柔耦合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29-39页 |
·车体有限元预处理 | 第29-34页 |
·建立车体有限元模型 | 第29-30页 |
·车体模态分析 | 第30-32页 |
·车体子结构分析 | 第32-34页 |
·建立车辆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 | 第34-38页 |
·车体刚柔耦合建模基本理论 | 第35-36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36-37页 |
·模型中的非线性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动力单元与车体隔振参数优选 | 第39-57页 |
·一级隔振器垂向刚度和阻尼分析 | 第39-47页 |
·垂向刚度对车辆平稳性和动力包振动烈度影响 | 第39-43页 |
·垂向阻尼对车辆平稳性和动力包振动烈度影响 | 第43-47页 |
·二级隔振器垂向刚度和阻尼分析 | 第47-56页 |
·垂向刚度对车辆平稳性和动力包振动烈度影响 | 第48-52页 |
·垂向阻尼对车辆平稳性和动力包振动烈度影响 | 第52-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1 | 第62-63页 |
附录2 | 第63-64页 |
附录3 | 第64-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项目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