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失恋女研究生创伤的干预研究--基于积极取向下的心理剧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37页 |
·有关女研究生失恋的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失恋创伤的界定 | 第14页 |
·象牙塔土壤与失恋现象 | 第14-15页 |
·女研究生失恋现象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对女研究生失恋创伤的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有关心理剧的文献综述 | 第18-22页 |
·心理剧的概念 | 第18-19页 |
·心理剧的特点 | 第19-21页 |
·心理剧的发展 | 第21页 |
·心理剧对创伤的解释和治疗 | 第21-22页 |
·有关积极心理学的文献综述 | 第22-32页 |
·美国积极心理学 | 第23-30页 |
·德国积极心理治疗简介 | 第30-31页 |
·积极心理学对精神创伤后导致抑郁情绪的研究 | 第31-32页 |
·研究现状的思考 | 第32-34页 |
·研究意义 | 第34-37页 |
·理论意义 | 第34-35页 |
·实践意义 | 第35-37页 |
第三章 研究思路 | 第37-58页 |
·研究对象 | 第37-38页 |
·筛选过程 | 第37页 |
·样本情况 | 第37-38页 |
·研究路径与方法 | 第38-58页 |
·研究设计 | 第38-39页 |
·研究工具 | 第39-41页 |
·积极取向下的心理剧方案设计 | 第41-58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第58-84页 |
·数据结果分析 | 第58-61页 |
·干预组与对照组前测比较 | 第58页 |
·对照组前、后测比较 | 第58-59页 |
·干预组前、后测比较 | 第59-60页 |
·干预组与对照组后测比较 | 第60页 |
·干预组前、后测与追踪测试比较 | 第60-61页 |
·质性研究 | 第61-84页 |
·积极取向心理剧团体报告 | 第61-74页 |
·一例典型个案报告 | 第74-84页 |
第五章 研究发现 | 第84-91页 |
·研究结论 | 第84-86页 |
·被试的抑郁症状显著降低 | 第84页 |
·被试的综合幸福感显著提高 | 第84-85页 |
·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 第85页 |
·干预方案对被试具有针对性 | 第85-86页 |
·研究创新 | 第86页 |
·研究启示 | 第86-90页 |
·探析失恋女研究生心理创伤的深层原因 | 第86-88页 |
·强调自发性 | 第88页 |
·引导性地选取主角 | 第88-89页 |
·遵循治疗需要不断调整议题和方案 | 第89页 |
·强调不指责、不评价的支持性原则 | 第89页 |
·明确助手的多重职责 | 第89-90页 |
·研究前瞻与思考 | 第90-91页 |
后记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附录 | 第97-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