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9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的多维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1 引言第11-18页
   ·选题背景第11页
   ·选题意义第11-12页
     ·理论意义第12页
     ·现实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创新之处第16页
   ·研究方法第16-18页
2 “9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的相关概念界定第18-21页
   ·“90后”大学生的界定第18-20页
     ·“90后”的界定第18页
     ·“90后”大学生的界定第18-19页
     ·“9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第19-20页
   ·群体特征和多维性的界定第20-21页
     ·群体特征的界定第20页
     ·多维性的界定第20-21页
3 “9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的多维性研究第21-40页
   ·思想政治生活第22-28页
     ·思想政治生活的调查第22-25页
     ·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状况与务实功利的倾向并存第25-26页
     ·振奋昂扬的民族精神与感性多于理性的特点并存第26-27页
     ·健康向上的公民道德观念与知行脱节的现象并存第27-28页
   ·社会生活第28-34页
     ·社会生活的调查第28-31页
     ·现代化的消费观念与盲目攀比的消费现象并存第31-32页
     ·宽容开放的情感态度与非道德化的倾向并存第32页
     ·多样化的人际交往与淡漠的人际关系并存第32-34页
   ·学业生活第34-37页
     ·学业生活的调查第34-36页
     ·积极进取的成才观念与淡薄的学术诚信意识并存第36页
     ·远大的就业理想与务实的就业目标并存第36-37页
   ·虚拟生活第37-40页
     ·虚拟生活的调查第37-38页
     ·对虚拟网络的依赖性与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并存第38页
     ·强烈的自主意识与膨胀的个性主义并存第38-40页
4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第40-50页
   ·思想政治生活第41-43页
     ·把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第41-42页
     ·把国学经典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相结合第42页
     ·把“正能量”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第42-43页
   ·社会生活第43-45页
     ·调节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第43-44页
     ·调整大学生的情感认知第44页
     ·调谐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第44-45页
   ·学业生活第45-46页
     ·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成才观念第45-46页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第46页
   ·虚拟生活第46-50页
     ·加强思想引导,营造良好氛围第47-48页
     ·加强监督管理,规范网络行为第48页
     ·加强自我教育,树立自律意识第48-50页
结束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4-55页
附录:“9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调查问卷第55-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多元化教育经费来源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性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