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一 引言 | 第11-1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1.感恩 | 第13页 |
2.感恩意识 | 第13页 |
3.感恩教育 | 第13-14页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国外的研究 | 第14-15页 |
2.国内的研究 | 第15-16页 |
(五)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研究对象 | 第16页 |
2.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二 中职学生感恩意识现状 | 第17-31页 |
(一)问卷调查 | 第17页 |
(二)问卷分析 | 第17-30页 |
1.中职学生对社会的感恩意识现状 | 第17-19页 |
2.中职学生对家庭的感恩现状 | 第19-23页 |
3.中职学生对学校的感恩现状 | 第23-27页 |
4.中职学生自我感恩意识现状 | 第27-30页 |
(三)总体评价 | 第30-31页 |
三 中职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形成的原因 | 第31-39页 |
(一)中职学生内在的自身因素 | 第31-33页 |
1.学生自身因素是感恩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 | 第31-32页 |
2.自身缺乏接受感恩意识培养的主动性、积极性 | 第32页 |
3.自我感恩意识淡薄 | 第32-33页 |
(二)学校教育因素 | 第33-35页 |
1.学校德育工作薄弱 | 第33页 |
2.缺乏行之有效的德育评价机制和监管体系 | 第33-34页 |
3.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存在差别 | 第34-35页 |
4.学校与家庭未形成感恩教育合力 | 第35页 |
(三)家庭环境因素 | 第35-36页 |
(四)社会环境因素 | 第36-39页 |
1.当前的社会环境缺乏产生感恩意识的条件 | 第36-37页 |
2.中职学生认识社会现象片面、观念偏颇 | 第37页 |
3.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扭曲了感恩意识 | 第37-38页 |
4.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存在偏见 | 第38-39页 |
四 中职学生感恩意识养成教育的对策 | 第39-51页 |
(一)学生自我影响、自我教育方面 | 第40-42页 |
1.学生自我认识和要求 | 第40-41页 |
2.学生自我实践和调控 | 第41页 |
3.学生自我评价和再认识 | 第41-42页 |
(二)学校教育方面 | 第42-47页 |
1.学校重视感恩教育,抓内涵发展,提升办学理念 | 第42-43页 |
2.全面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 第43-44页 |
3.创造优良的校园感恩文化,从不同层面加强感恩教育 | 第44-46页 |
4.天生我材必有用,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 第46页 |
5.拓展更加有效的感恩教育途径 | 第46-47页 |
(三)家庭教育引导方面 | 第47-49页 |
1.父母要给孩子树立感恩的榜样 | 第47页 |
2.父母要会“养”孩子,更要会“育”孩子 | 第47-48页 |
3.家长应教育孩子承担家庭责任 | 第48页 |
4.家庭感恩教育要跟社会现实相结合 | 第48页 |
5.父母要注重细节教育,纠正不知感恩的行为 | 第48-49页 |
(四)社会氛围配合方面 | 第49-51页 |
1.充分利用广电媒体资源,创造良好的社会感恩氛围 | 第49-50页 |
2.加强违背道德,恩将仇报现象的惩治力度 | 第50页 |
3.净化、优化互联网环境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一 | 第53-57页 |
在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清单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