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缩略表 | 第11-12页 |
目录 | 第12-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3页 |
1 红系分化的研究现状 | 第16页 |
2 目前研究红系分化的主要模型 | 第16-19页 |
·体外诱导分化的细胞系 | 第16-17页 |
·K562 细胞 | 第16-17页 |
·MEL 细胞 | 第17页 |
·胞质杂交体模型 | 第17-18页 |
·鼠胚胎干细胞 | 第18页 |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 | 第18-19页 |
·研究红系分化的分化诱导剂及其机制 | 第19页 |
3 红系分化相关的基因 | 第19-22页 |
·红系分化相关的转录因子 | 第19-21页 |
·细胞周期基因 | 第21页 |
·增殖、凋亡基因以及癌基因 | 第21-22页 |
·红系分化相关的 miRNA | 第22页 |
4 胞质杂交体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网织红细胞简介 | 第22页 |
·胞质杂交体的构建 | 第22-23页 |
·胞质因子的反式调控 | 第23页 |
5 红系分化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进展 | 第23-25页 |
·双向凝胶电泳和生物质谱技术 | 第24页 |
·蛋白质组学与红系分化 | 第24-25页 |
6 NPM1 的功能研究 | 第25-31页 |
·NPM 蛋白简介 | 第25页 |
·NPM 基因的结构和表达 | 第25-26页 |
·NPM1 蛋白的构效关系 | 第26-28页 |
·NPM1 N 末端的核心区域 | 第26-27页 |
·酸性延伸结构 | 第27-28页 |
·碱性结构域 | 第28页 |
·C 末端的芳香族结构域 | 第28页 |
·NPM1 蛋白的生理功能 | 第28-31页 |
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1-32页 |
8 技术路线 | 第32-33页 |
第二章 Hemin 诱导 K562 细胞向红系细胞分化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第33-66页 |
1 前言 | 第33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3-43页 |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33-36页 |
·细胞株 | 第33-34页 |
·主要试剂 | 第34页 |
·试剂配制 | 第34-35页 |
·主要仪器 | 第35-36页 |
·分析软件 | 第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43页 |
·细胞培养 | 第36页 |
·细胞计数法检测 Hemin 对 K562 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36页 |
·MTT 比色法检测 Hemin 对 K562 细胞活力的影响 | 第36-37页 |
·联苯胺染色检测 Hemin 对 K562 细胞分化的影响 | 第37页 |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PI 染色 | 第37页 |
·免疫细胞化学 | 第37-38页 |
·双向电泳及质谱技术鉴定 K562 细胞分化的差异蛋白 | 第38-42页 |
·样品制备 | 第38页 |
·蛋白定量 | 第38-40页 |
·第一相等电聚焦(IEF) | 第40页 |
·IPG 胶条的平衡 | 第40页 |
·IPG 胶条的转移及 SDS-PAGE | 第40-41页 |
·银染及图像分析 | 第41页 |
·胶内酶解及点靶 | 第41-42页 |
·MALDI-TOF/TOF 质谱鉴定和数据库搜索 | 第42页 |
·Western blot | 第42-43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3-66页 |
·结果 | 第43-55页 |
·不同浓度的 Hemin 对 K562 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43-44页 |
·Hemin 对 K562 细胞活力有影响 | 第44页 |
·Hemin 诱导 K562 细胞分化联苯胺呈阳性 | 第44-45页 |
·Hemin 诱导 K562 细胞分化但不影响其细胞周期 | 第45-46页 |
·诱导分化 K562 细胞表达红系表面标志 TER119 和 GPA | 第46-48页 |
·Hemin 诱导 K562 细胞分化中差异蛋白质表达 | 第48-54页 |
·Western blot 验证 NPM1、cofilin-1、stathmin 在红系分化中的差异表达 | 第54-55页 |
·讨论 | 第55-66页 |
·血红蛋白合成相关的蛋白 | 第55-56页 |
·mRNA 转录和加工、蛋白质翻译及翻译后修饰相关蛋白 | 第56-59页 |
·氧化还原代谢相关蛋白 | 第59-60页 |
·细胞迁移及细胞骨架系统相关蛋白 | 第60-62页 |
·各种代谢相关酶类 | 第62-63页 |
·细胞应激反应相关蛋白 | 第63页 |
·代谢相关 | 第63页 |
·其他类 | 第63-65页 |
·未知功能 | 第65-66页 |
第三章 胞质杂交体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第66-90页 |
1 前言 | 第66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66-75页 |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66-67页 |
·实验材料 | 第66页 |
·主要试剂 | 第66页 |
·试剂配制 | 第66-67页 |
·主要仪器 | 第67页 |
·分析软件 | 第67页 |
·实验方法 | 第67-75页 |
·小鼠网织红细胞的诱发及获得 | 第67页 |
·胞质杂交体的构建、筛选及基因检测 | 第67-75页 |
·亲本细胞的获得及培养 | 第67-68页 |
·pEGFP-C1 质粒的制备 | 第68-70页 |
·pEGFP-C1 质粒转染网织红细胞 | 第70页 |
·细胞融合 | 第70-71页 |
·融合细胞的培养与筛选 | 第71页 |
·检测细胞融合后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 第71-75页 |
·MTT 检测胞质杂交体的细胞活力 | 第75页 |
·胞质杂交体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 第75页 |
3. 结果 | 第75-88页 |
·网织红细胞诱发结果 | 第75-76页 |
·pEGFP-C1 质粒鉴定结果 | 第76页 |
·pEGFP-C1 转染网织红细胞的转染效率鉴定 | 第76-77页 |
·胞质杂交体的筛选 | 第77页 |
·相关基因的检测结果 | 第77-79页 |
·融合不同时间点及稳定株的 RNA 电泳 | 第77-78页 |
·PCR 检测的结果 | 第78-79页 |
·MTT 检测胞质杂交体的细胞活力 | 第79-80页 |
·K562 细胞与网织红细胞融合不同时间的双向电泳结果 | 第80-81页 |
·差异蛋白分析结果 | 第81页 |
·差异蛋白质谱鉴定结果 | 第81-86页 |
·Western blot 验证 NPM1 的表达差异 | 第86-88页 |
4 讨论 | 第88-90页 |
第四章 核仁磷酸蛋白-NPM1 在哺乳动物红系细胞分化中的功能研究 | 第90-108页 |
1 NPM1 低表达稳定株的构建 | 第90-100页 |
·前言 | 第90-9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1-97页 |
·材料、仪器和试剂 | 第91-92页 |
·实验材料 | 第92页 |
·主要仪器 | 第92页 |
·主要试剂 | 第92页 |
·方法 | 第92-97页 |
·构建 NPM-shRNA 干扰载体 | 第92-96页 |
·构建 NPM 低表达细胞株 | 第96-97页 |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第97页 |
·MTT 比色法检测 NPM1 低表达对 K562 细胞活力影响 | 第97页 |
·结果 | 第97-100页 |
·pLKO.1 质粒双酶切 | 第97-98页 |
·重组 NPM1 RNA 干扰载体的测序结果 | 第98页 |
·筛选稳定株 | 第98页 |
·Western blot 验证 NPM1 干扰效果 | 第98-99页 |
·NPM 低表达对 K562 细胞活力的影响 | 第99-100页 |
·讨论 | 第100页 |
2 NPM 过表达细胞株的构建 | 第100-108页 |
·前言 | 第10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00-104页 |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100-101页 |
·实验方法 | 第101-104页 |
·NPM1 引物设计及目的片段扩增 | 第101-102页 |
·PCR 产物回收 | 第102页 |
·EcoRI 和 AgeI 双酶切 pLJM1-EGFP 载体及 NPM1 基因 | 第102-103页 |
·酶切产物胶回收 | 第103页 |
·连接 | 第103页 |
·感受态制备、转化、酶切鉴定、测序 | 第103页 |
·质粒扩增 | 第103页 |
·细胞培养 | 第103页 |
·病毒包装 | 第103页 |
·侵染 K562 | 第103页 |
·筛选 NPM 过表达稳定株 | 第103页 |
·Western blot 验证 NPM 过表达 | 第103页 |
·NPM1 过表达对诱导 K562 细胞分化的影响 | 第103-104页 |
·结果 | 第104-106页 |
·pLJM1-EGFP 质粒双酶切 | 第104页 |
·PCR 扩增 NPM 目的片段 | 第104-105页 |
·重组 NPM1 过表达载体的测序结果 | 第105页 |
·筛选稳定株 | 第105-106页 |
·Western blot 验证 NPM 高表达 | 第106页 |
·NPM1 过表达对 K562 细胞活力的影响 | 第106页 |
·讨论 | 第106-10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8-110页 |
1 结论 | 第108页 |
2 展望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6-117页 |
致谢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