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制动系统论文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液压调节单元的特性研究和仿真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引言第11-12页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HCU 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5页
   ·课题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制动系统 HCU 机理分析第17-39页
   ·HCU 的物理结构分析第17-21页
     ·HCU 的总体结构分析第17页
     ·电磁阀结构分析第17-19页
     ·电机液压泵结构分析第19-20页
     ·低压蓄能器结构分析第20-21页
   ·电磁阀的机理分析第21-25页
     ·电磁阀的开关机理分析第21-24页
     ·线性电磁阀流量特性分析第24-25页
   ·电机液压泵的机理分析第25-31页
   ·低压蓄能器的机理分析第31页
   ·HCU 建压机理分析第31-32页
   ·能量回收制动过程中 HCU 的工作状态分析第32-37页
     ·能量回收制动过程中制动力矩的分配第32-33页
     ·能量回收制动过程中 HCU 的状态分析第33-37页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3章 传统汽车制动系统 HCU 的试验研究第39-55页
   ·HCU 性能试验台第39-41页
     ·试验台简介第39-40页
     ·台架工作原理第40-41页
   ·HCU 电气特性试验研究第41-45页
     ·电机液压泵动态响应特性试验第41-42页
     ·电磁阀动态响应特性试验第42-45页
   ·HCU 液压特性试验研究第45-53页
     ·电机液压泵液压特性试验第45-46页
     ·电磁阀液压特性试验第46-52页
     ·低压蓄能器特性试验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4章 线性电磁阀电磁铁仿真分析第55-81页
   ·Ansoft Maxwell 电磁建模基础第55页
   ·电磁铁建模仿真第55-63页
     ·线性电磁阀电磁铁的结构和参数第55-56页
     ·Ansoft Maxwell 二维仿真基础第56-57页
     ·电磁铁二维模型的建立第57-59页
     ·二维静磁场仿真分析第59-61页
     ·二维瞬态场仿真分析第61-63页
   ·电磁铁模型验证第63页
   ·电磁铁模型参数分析第63-73页
     ·线圈绕组对电磁特性的影响第64-66页
     ·动铁高度对电磁响应的影响第66-68页
     ·动铁高径比对电磁响应的影响第68-69页
     ·最小工作气隙对电磁响应的影响第69-70页
     ·非工作气隙对电磁响应的影响第70-72页
     ·阀体厚度对电磁特性的影响第72-73页
   ·电磁铁的参数匹配第73-79页
     ·系统对电磁铁性能的要求第73-74页
     ·阀体部分的参数匹配第74-75页
     ·电磁线圈的参数匹配第75-79页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5章 HCU 液压建模分析第81-93页
   ·AMEsim 液压系统建模基础第81页
   ·HCU 模型的建立第81-84页
     ·线性电磁阀建模第81-82页
     ·HCU 其他元件模型的选择第82-83页
     ·HCU 液压特性仿真分析第83-84页
   ·模型验证第84-85页
   ·HCU 的参数分析第85-90页
     ·电磁阀(增、减压阀)参数对 HCU 特性的影响第85-88页
     ·液压泵排量对 HCU 特性的影响第88-89页
     ·低压蓄能器对 HCU 特性的影响第89-90页
   ·HCU 的参数匹配第90-92页
     ·系统对 HCU 液压性能的要求第90-91页
     ·液压泵的参数匹配第91-92页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6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第93-95页
   ·全文总结第93页
   ·研究展望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99页
致谢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制动工况的混合动力客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多重网格法的动力耦合装置TEHL数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