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系统论文

基于以太网通信的专变采集终端研究与设计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8页
   ·研究背景第13-16页
     ·专变采集终端在电能信息采集系统中的位置第13-14页
     ·专变采集终端功能要求第14-15页
     ·专变采集终端与主站远程通信方式第15-16页
   ·课题研究意义第16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16-17页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二章 专变采集终端硬件设计第18-23页
   ·主要模块的硬件选型第18-19页
     ·嵌入式ARM微控制器LPC2378第18-19页
     ·以太网物理层芯片DM9161A第19页
   ·专变采集终端总体结构第19-20页
   ·专变采集终端硬件电路第20-22页
     ·显示、按键与指示灯模块第20页
     ·以太网远程通信接口电路第20-22页
     ·485通讯接口电路第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专变采集终端开发平台与操作系统第23-34页
   ·专变采集终端软件开发平台第23-26页
     ·SmartARM2300开发板第23页
     ·Code::Blocks集成开发环境第23-24页
     ·GNU ARM交叉编译工具链第24-25页
     ·调试环境第25-26页
   ·专变采集终端系统软件——μC/OS-Ⅱ操作系统第26页
   ·μC/OS-Ⅱ操作系统在LPC2378上的移植第26-33页
     ·Os_cpu.h第27-29页
     ·Os_cpu-c.c第29-31页
     ·Os_cpu_a.s第31-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嵌入式TCP/IP协议栈LwIP的分析与改进第34-56页
   ·嵌入式TCP/IP协议第34-37页
     ·TCP/IP协议第34-35页
     ·嵌入式TCP/IP协议栈第35-37页
   ·开源TCP/IP协议栈LwIP分析第37-51页
     ·LwIP简介第37页
     ·LwIP进程模型与结构第37-38页
     ·缓冲与内存管理第38-42页
     ·链路层处理第42-43页
     ·网络层处理第43-44页
     ·TCP处理第44-49页
     ·LwIP的API第49-51页
   ·LwIP协议栈的改进思路第51-55页
     ·传输队列的改进第51-52页
     ·ICMP协议改进第52-55页
     ·TCP拥塞控制算法的改进第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专变采集终端中LwIP的移植与以太网通信测试第56-74页
   ·基于μC/OS-Ⅱ操作系统的LwIP移植第56-68页
     ·操作系统模拟层的移植第56-59页
     ·LPC2378的以太网控制器第59-63页
     ·以太网驱动的编写第63-68页
   ·以太网通信测试第68-73页
     ·通信测试工具第68-69页
     ·物理层与链路层测试第69-71页
     ·ping测试第71页
     ·TCP连接与数据传输测试第71-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六章 专变采集终端应用层软件设计第74-86页
   ·专变采集终端应用层软件任务划分第74-75页
   ·任务优先级安排第75-77页
   ·任务关联分析第77-81页
     ·任务关联分析准则第77-78页
     ·系统初始化任务与其它任务的关系第78页
     ·规约解析任务与其它任务的关系第78-79页
     ·数据处理任务与其它任务的关系第79-80页
     ·LCD显示任务与其它任务的关系第80-81页
   ·主要任务流程图第81-85页
     ·规约解析任务第81-82页
     ·电能表数据采集任务第82-83页
     ·LCD显示任务与键盘任务第83-84页
     ·数据处理任务第84-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86-88页
   ·本文主要研究结果第86页
   ·进一步研究方向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0页
致谢第90-91页
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91-92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支持向量机最优参数选取及应用
下一篇:智能建筑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问题的建模与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