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1 导论 | 第12-18页 |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第12-14页 |
·选题依据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5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2 高校专业结构设置相关理论 | 第18-22页 |
·专业与专业结构 | 第18-19页 |
·专业 | 第18页 |
·专业结构 | 第18-19页 |
·专业结构设置 | 第19-20页 |
·专业设置概念理解 | 第19页 |
·专业结构设置原则 | 第19-20页 |
·专业结构调整 | 第20-22页 |
·专业调整概念理解 | 第20页 |
·专业结构调整依据 | 第20-22页 |
3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趋冷现状 | 第22-25页 |
·高校“热门”专业冷遇问题 | 第22页 |
·“热门”专业就业“趋冷”的原因分析 | 第22-24页 |
·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 第22-23页 |
·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 | 第23-24页 |
·就业形势对高校专业结构设置的要求 | 第24-25页 |
4 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沿革与设置现状 | 第25-30页 |
·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沿革 | 第25-27页 |
·1982 年之前我国本科院校专业结构调整 | 第25-26页 |
·1982 年——1987 年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 | 第26页 |
·1998 年的学科专业调整 | 第26-27页 |
·1989 年——1993 年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 | 第27页 |
·目前高校专业结构设置的现状 | 第27-30页 |
·高校专业门类、数量和规模总量快速增长 | 第27-28页 |
·高校学科专业更加面向市场需求 | 第28页 |
·本科院校的专业领域越来越广,学科门类间的交叉专业不断开设 | 第28-29页 |
·“冷”“热”分层,热门专业普遍布点 | 第29页 |
·新专业不断涌现 | 第29-30页 |
5 高校专业结构调整调查分析 | 第30-36页 |
·问卷设定 | 第30-31页 |
·问卷的研究对象 | 第30页 |
·问卷的编制及应用 | 第30页 |
·调查目的 | 第30-31页 |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31-33页 |
·问卷调查结论 | 第33-36页 |
6 新形势下的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对策与建议 | 第36-43页 |
·政府对高校专业结构的宏观调控 | 第36-37页 |
·政府对高校专业结构的宏观调控模式 | 第36-37页 |
·政府对高校专业结构的宏观调控途径 | 第37页 |
·建立高校专业结构内部管理机制 | 第37-39页 |
·立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科学设置专业 | 第37-38页 |
·根据学科基础,科学设置专业 | 第38页 |
·设置学科专业评估机构,科学调控学科专业设置 | 第38-39页 |
·立足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适应能力 | 第39页 |
·建立高效学科专业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机制 | 第39-43页 |
·高校专业结构自调节机制 | 第39-41页 |
·高校学科专业的监管机制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附录 | 第48-54页 |
附件一 2012 年大学本科专业就业率排行 | 第48-51页 |
附件二:调查问卷 | 第51-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