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其他汽车论文

无人车捷联惯导系统传递对准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无人车的发展历史第11-13页
   ·传递对准技术的发展概况第13-15页
     ·传递对准的国内外发展概况第14页
     ·传递对准滤波技术的发展动态第14-15页
   ·支持向量机的发展概况第15-16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第16-17页
第2章 无人车导航系统第17-32页
   ·捷联惯导系统第17-26页
     ·捷联惯导常用坐标系第17-18页
     ·捷联惯导常用坐标转换第18-19页
     ·基本工作原理第19-20页
     ·基本误差模型第20-26页
   ·卫星导航系统第26-31页
     ·GNSS 最常用的坐标系统(WGS-84 坐标系)第27页
     ·大地坐标到空间直角坐标的转换第27-28页
     ·空间直角坐标到大地坐标的转换第28-31页
     ·地心系速度到东北天速度的转换第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捷联惯导传递对准理论与方法研究第32-54页
   ·传递对准误差第32-36页
     ·主子惯导关系第33-34页
     ·主子惯导的姿态误差第34-35页
     ·主子惯导的速度误差第35-36页
   ·传递对准匹配模式研究第36-42页
     ·速度匹配第36-37页
     ·位置匹配第37页
     ·姿态匹配第37-38页
     ·角速度匹配第38页
     ·速度+姿态匹配第38-39页
     ·速度+角速度匹配第39-40页
     ·仿真分析第40-42页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传递对准方法第42-46页
     ·速度匹配传递对准卡尔曼滤波器第42-44页
     ·仿真结果第44-46页
   ·基于 LS-SVM 的传递对准方法第46-53页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线性回归第46-48页
     ·支持向量机核函数第48-50页
     ·LS-SVM 传递对准第50-51页
     ·仿真结果第51-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4章 GNSS/MIMU 组合导航传递对准研究第54-72页
   ·技术路线第54-55页
   ·设备选型第55-61页
     ·GNSS/MIMU 组合导航系统第55-60页
     ·Span 导航系统第60-61页
   ·GNSS 辅助下的传递对准算法第61-66页
     ·粗对准第62-64页
     ·精对准第64-66页
   ·车载试验及处理结果分析第66-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72-73页
   ·课题研究总结第72页
   ·本课题的下一步工作展望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车联网卫星/微惯性组合导航定位系统研究
下一篇:插电式混合动力校车性能分析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