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高中生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考试焦虑关系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一、前言第8页
二、文献综述第8-14页
 1.心理弹性第8-10页
  (1) 定义第8-9页
  (2) 国外相关研究第9-10页
  (3) 国内相关研究第10页
 2.应对方式第10-12页
  (1) 应对方式的定义第10-11页
  (2) 应对方式的理论第11-12页
 3.考试焦虑第12-13页
  (1) 国外研究第12-13页
  (2) 国内研究第13页
 4.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第13-14页
三、研究意义第14页
 1. 理论意义第14页
 2、实践意义第14页
四、研究方法与过程第14-15页
 1.被试的选取第14-15页
 2.研究工具第15页
  (1) 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第15页
  (2) "应付方式问卷"(第三版)(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第15页
  (3) 考试焦虑量表第15页
 3.问卷调查及数据处理第15页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第15-23页
 1.人口特征的差异分析第15-19页
  (1) 高中生心理弹性的性别差异第15-16页
  (2) 高中生心理弹性的年级差异第16页
  (3) 高中生心理弹性的学科差异第16页
  (4) 高中生心的心理弹性的家庭背景差异第16-17页
  (5) 心理弹性的家庭状况差异第17页
  (6) 高中生考试焦虑的人口学变量差异第17-18页
  (7) 高中生应对方式的性别差异第18页
  (8) 高中生应对方式的年级差异第18页
  (9) 高中生应对方式的学科差异第18-19页
  (10) 高中生应对方式的家庭背景差异第19页
  (11) 高中生应对方式的家庭状况差异第19页
 2.研究变量的相关分析第19-21页
  (1) 高中生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第19-20页
  (2) 高中生心理弹性与考试焦虑的相关分析第20页
  (3) 高中生应对方式与考试焦虑的相关分析第20-21页
 3.研究变量的回归分析第21-23页
  (1) 回归分析一第21页
  (2) 回归分析二第21页
  (3) 回归分析三第21-23页
六、分析与讨论第23-26页
 1.高中生心理弹性差异分析与讨论第23页
 2.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差异分析与讨论第23页
 3.高中生应对方式的差异分析与讨论第23-24页
 4.高中生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与讨论第24-25页
 5.高中生心理弹性与考试焦虑的相关分析与讨论第25页
 6.高中生应对方式与考试焦虑的相关分析与讨论第25-26页
七、结论与建议第26-27页
 1.结论第26-27页
 2.建议第27页
八、研究存在的不足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0页
附录第30-36页
致谢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儿童社交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气质类型关系之探讨
下一篇:理性情绪疗法团体辅导对失恋群体的干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