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3. 研究流程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一、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1. 职业成熟度 | 第10-14页 |
(1) 职业成熟度概念 | 第10页 |
(2) 职业成熟度理论研究 | 第10-11页 |
(3) 职业成熟度相关研究 | 第11-14页 |
2. 成就动机 | 第14-18页 |
(1) 成就动机概念 | 第14-15页 |
(2) 成就动机理论研究 | 第15-16页 |
(3) 成就动机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3. 心理控制源 | 第18-20页 |
(1) 心理控制源概念 | 第18-19页 |
(2) 心理控制源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4. 成就动机与职业成熟度的相关研究 | 第20页 |
5. 心理控制源与职业成熟度的相关研究 | 第20-22页 |
第二部分调查与实证研究 | 第22-45页 |
二、研究构想 | 第22-24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2. 研究假设 | 第22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1) 研究对象 | 第22-23页 |
(2) 研究工具 | 第23-24页 |
(3) 研究程序 | 第24页 |
(4) 数据统计 | 第24页 |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4-45页 |
(一) 结果与分析 | 第24-39页 |
1.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特点分析 | 第24-28页 |
(1)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各因子间发展水平差异 | 第24-25页 |
(2)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年级差异 | 第25-26页 |
(3)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性别差异 | 第26页 |
(4)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城乡差异 | 第26-27页 |
(5)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专业差异 | 第27-28页 |
(6)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差异 | 第28页 |
2. 成就动机、心理控制源和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关系分析 | 第28-35页 |
(1) 成就动机和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关系 | 第28-30页 |
(2) 心理控制源和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关系 | 第30-34页 |
(3) 成就动机、心理控制源和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关系 | 第34-35页 |
3. 成就动机、心理控制源和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路径分析 | 第35-39页 |
(二) 结果与讨论 | 第39-45页 |
1.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特点讨论 | 第39-42页 |
2. 大学生成就动机、心理控制源和职业成熟度的关系讨论 | 第42-44页 |
3. 大学生成就动机、心理控制源与职业成熟度的路径分析 | 第44-45页 |
第三部分结论与建议 | 第45-52页 |
四、结论与建议 | 第45-48页 |
1. 研究结论 | 第45页 |
2. 研究建议 | 第45-47页 |
(1) 加强归因训练 | 第45-46页 |
(2) 加强成就动机训练 | 第46页 |
(3) 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 | 第46页 |
(4) 增强家庭教育辅助作用 | 第46-47页 |
(5) 加大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 第47页 |
3. 研究的不足 | 第47-48页 |
五、实践应用 | 第48-52页 |
1. 高校生涯辅导服务模式 | 第48-51页 |
2. 高校职业成熟度评估方案设计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 | 第56-61页 |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