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论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运动模糊图像复原算法的理论基础 | 第17-27页 |
·图像退化简述 | 第17-21页 |
·简单的图像形成模型 | 第17页 |
·运动模糊图像退化原理 | 第17-19页 |
·运动模糊图像退化模型 | 第19-21页 |
·运动模糊图像复原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复原图像质量评价 | 第22-26页 |
·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方法(Subjective Assessment) | 第23-24页 |
·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方法(Objective Assessment) | 第24-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运动模糊图像复原算法研究 | 第27-35页 |
·图像复原中的噪声模型和振铃效应 | 第27-29页 |
·图像噪声模型 | 第27-29页 |
·振铃效应 | 第29页 |
·运动模糊图像复原经典算法 | 第29-34页 |
·逆滤波恢复 | 第29-31页 |
·维纳滤波恢复 | 第31-32页 |
·约束最小二乘方滤波恢复 | 第32-33页 |
·最大熵图像复原算法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基于 Lucy-Richardson 算法的一种改进算法 | 第35-49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35-36页 |
·Lucy-Richardson 迭代复原算法 | 第36-40页 |
·Lucy-Richardson 迭代复原算法 | 第36-37页 |
·Lucy-Richardson 算法复原结果及评价 | 第37-40页 |
·基于 LR 算法的自适应方法 | 第40-44页 |
·提出新算法的原因 | 第40页 |
·自适应 LR 算法 | 第40-43页 |
·算法程序实现 | 第43-44页 |
·实验分析 | 第44-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49-50页 |
·总结 | 第49页 |
·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
读研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