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概述 | 第9页 |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9-15页 |
·国内外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研究概况 | 第15-20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5-18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8-20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热稳定性分析及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23-35页 |
·概述 | 第23页 |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组成结构 | 第23-26页 |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组成结构的现代理论[60] | 第23-24页 |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组成结构类型 | 第24-26页 |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强度形成原理 | 第26-29页 |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热稳定性影响因素 | 第29-30页 |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热稳定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30-34页 |
·国内外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热稳定性试验评价方法 | 第30-33页 |
·评价沥青混合料热稳定性试验方法的原则 | 第33页 |
·本文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热稳定性评价方法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试验方案、方法及原材料技术性能研究 | 第35-54页 |
·概述 | 第35页 |
·试验方案 | 第35-36页 |
·原材料性质测试试验 | 第35页 |
·沥青混合料试验 | 第35-36页 |
·试验方法 | 第36-40页 |
·沥青结合料试验 | 第36-37页 |
·粗、细集料及矿粉试验 | 第37页 |
·浇注式沥青混和料试验 | 第37-40页 |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原材料主要技术性能 | 第40-53页 |
·改性沥青 | 第41-47页 |
·矿料 | 第47-50页 |
·沥青添加剂 | 第50-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级配研究 | 第54-71页 |
·概述 | 第54页 |
·国内外浇注式沥青混合料设计概况 | 第54-60页 |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级配研究 | 第60-70页 |
·级配分析 | 第60-61页 |
·贝雷设计法 | 第61-63页 |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级配试验 | 第63-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不同沥青及用量对浇注式混凝土热稳定性影响研究 | 第71-78页 |
·概述 | 第71页 |
·不同改性沥青胶结料热稳定性能的对比 | 第71-77页 |
·国外浇注式所用胶结料特点 | 第71-72页 |
·国内常用浇注式胶结料的特点 | 第72-73页 |
·本文胶结料的选取及试验研究 | 第73-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砂的组成对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第78-84页 |
·概述 | 第78页 |
·细集料的组成特点 | 第78页 |
·机制砂与天然砂不同组合比例进行贯入度试验 | 第78-83页 |
·以往的研究成果[12] | 第78-80页 |
·本研究方案的设计 | 第80-83页 |
·低温弯曲性能检验 | 第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七章 矿粉对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第84-94页 |
·概述 | 第84页 |
·矿粉材质对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84-8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4-85页 |
·不同材质的4种矿粉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热稳定性能研究 | 第85-87页 |
·矿粉细度对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热稳定性研究 | 第87-93页 |
·超细粉等比表面积和等质量替换对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87-90页 |
·不同细度的矿粉对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90-92页 |
·低温性能检验 | 第92-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4-97页 |
·概述 | 第94页 |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94-95页 |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95-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