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7页 |
绪论 | 第17-23页 |
(一) 研究选题的缘起及意旨 | 第17-18页 |
1. 选题来源 | 第17页 |
2. 选题背景 | 第17-18页 |
3. 选题意义 | 第18页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阐释 | 第18-19页 |
1. 公众满意度 | 第18页 |
2. 政府公共服务 | 第18-19页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框架结构及创新之处 | 第19-23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2. 框架结构 | 第20-21页 |
3. 创新之处 | 第21-23页 |
一、研究文献的回顾及评述 | 第23-35页 |
(一) 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文献概述 | 第23-27页 |
1. 国外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研究的状况 | 第23-25页 |
2. 国内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研究的状况 | 第25-27页 |
(二) 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研究概述 | 第27-34页 |
1. 公众满意度的内涵及特点 | 第27-29页 |
2. 公众满意度的形成机制 | 第29-30页 |
3. 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模型概述 | 第30-34页 |
(三) 研究文献小结及评价 | 第34-35页 |
二、研究模型与实证设计 | 第35-41页 |
(一) 研究模型设计 | 第35-37页 |
1. ACSI模型的基本结构 | 第35-36页 |
2. 基于公众满意度的公共服务绩效测评模型 | 第36-37页 |
(二) 实证设计 | 第37-41页 |
1. 问卷调查的总体设计 | 第37-39页 |
2. 问卷调查的组织实施 | 第39-41页 |
三、统计分析与讨论 | 第41-68页 |
(一) 分析方法陈述 | 第41-42页 |
(二) 公众样本分布情况分析 | 第42-51页 |
1. 乡村公众的样本量分布情况 | 第42-46页 |
2. 城市公众的样本量分布情况 | 第46-51页 |
(三) 样本数据的信度分析 | 第51-52页 |
(四) 频数分析 | 第52-56页 |
1. 乡村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 | 第52-54页 |
2. 城市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 | 第54-56页 |
(五) 交叉分析 | 第56-62页 |
1. 乡村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交叉分析 | 第56-59页 |
2. 城市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交叉分析 | 第59-62页 |
(六) 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指数测评 | 第62-66页 |
1. 乡村公众公共服务满意度指数及排名 | 第62-64页 |
2. 城市公众公共服务满意度指数及排名 | 第64-66页 |
(七) 结果讨论与解释 | 第66-68页 |
四、对策思考与建议 | 第68-76页 |
(一) 从内部提升公众满意度的策略选择 | 第68-73页 |
1. 改善政府运行的技术性条件 | 第68-69页 |
2. 提升公众满意度的操作性举措 | 第69-73页 |
(二) 从外部提升公众满意度的策略构建 | 第73-76页 |
1. 信息公开 | 第73-74页 |
2. 公众参与 | 第74页 |
3. 第三方评估 | 第74-76页 |
五、研究总结及展望 | 第76-79页 |
(一) 本项研究的主要成果 | 第76-77页 |
1. 构建了基于公众满意度的政府公共服务绩效测评模型 | 第76页 |
2. 进行了广泛的实地问卷调查和有针对性的定量分析 | 第76页 |
3. 提出了具有精确性和针对性的提升公众满意度的政策建议 | 第76-77页 |
(二) 本项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77-78页 |
1. 模型的初探研究 | 第77页 |
2. 实证的初步设计 | 第77页 |
3. 调研的可能偏差 | 第77-78页 |
(三) 未来研究的基本方向 | 第78-79页 |
1. 完善模型研究 | 第78页 |
2. 完善指标测量 | 第78页 |
3. 完善统计分析 | 第78-7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附录:公共服务体系现状与公众需求调查问卷 | 第83-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