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段姿态控制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2页 |
| ·高超声速飞行器概述 | 第15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8页 |
| ·再入段姿态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9-22页 |
| 第二章 再入段姿态控制律方案设计 | 第22-31页 |
| ·引言 | 第22-23页 |
| ·再入初期控制策略 | 第23-27页 |
| ·迎角控制律 | 第23-24页 |
| ·滚转角控制律 | 第24-26页 |
| ·气动舵面与RCS 复合控制律 | 第26-27页 |
| ·再入末端BTT180 控制策略 | 第27-29页 |
| ·大迎角下BTT180 控制律 | 第27-28页 |
| ·小迎角下BTT180 控制律 | 第28-29页 |
| ·仿真验证环境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再入段对象特性的建模 | 第31-38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坐标系定义 | 第31-32页 |
| ·三自由度模型 | 第32-33页 |
| ·六自由度模型 | 第33-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再入段稳定性与操纵性分析 | 第38-55页 |
| ·引言 | 第38页 |
| ·纵向稳定性分析 | 第38-42页 |
| ·纵向静稳定性分析 | 第38-40页 |
| ·纵向动稳定性分析 | 第40-42页 |
| ·纵向操纵性分析 | 第42-45页 |
| ·纵向配平能力 | 第42-43页 |
| ·纵向升降舵效率分析 | 第43-45页 |
| ·横侧向稳定性分析 | 第45-48页 |
| ·横向静稳定性分析 | 第45-46页 |
| ·航向静稳定性分析 | 第46-47页 |
| ·横侧向动稳定性分析 | 第47-48页 |
| ·横侧向操纵性分析 | 第48-54页 |
| ·方向舵效率分析 | 第48-49页 |
| ·副翼效率分析 | 第49-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再入初期姿态控制律设计 | 第55-76页 |
| ·引言 | 第55页 |
| ·纵向迎角控制结构 | 第55-57页 |
| ·纵向迎角控制律设计 | 第57-63页 |
| ·基于气动舵面的迎角控制律设计 | 第57-61页 |
| ·基于RCS 的迎角控制律设计 | 第61-63页 |
| ·横侧向滚转角控制结构 | 第63-65页 |
| ·横侧向滚转角控制律设计 | 第65-72页 |
| ·基于气动舵面的滚转角控制律设计 | 第65-69页 |
| ·基于RCS 的滚转角控制律设计 | 第69-72页 |
| ·非线性仿真验证 | 第72-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六章 再入末端BTT180 控制律设计 | 第76-90页 |
| ·引言 | 第76页 |
| ·BTT180 飞行问题描述 | 第76-77页 |
| ·BTT180 特性分析 | 第77-80页 |
| ·大迎角下BTT180 特性分析 | 第77-79页 |
| ·小迎角下BTT180 特性分析 | 第79-80页 |
| ·BTT180 控制策略对比与分析 | 第80-89页 |
| ·大迎角下BTT180 控制策略验证 | 第80-85页 |
| ·小迎角下BTT180 控制策略验证 | 第85-89页 |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 第七章 再入段控制系统仿真验证 | 第90-100页 |
| ·引言 | 第90页 |
| ·再入段任务剖面 | 第90-92页 |
| ·非线性仿真环境 | 第92-93页 |
| ·标称状态下非线性仿真 | 第93-95页 |
| ·参数不确定性下非线性仿真 | 第95-99页 |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0-103页 |
| ·本文研究工作的总结和贡献 | 第100-101页 |
| ·需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101-10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3-106页 |
| 致谢 | 第106-107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