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引言 | 第12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变体飞行器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智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智能翼肋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智能翼肋系统的结构设计 | 第20-32页 |
·引言 | 第20页 |
·智能翼肋系统的架构 | 第20-23页 |
·系统的硬件结构 | 第20-23页 |
·系统基本工作原理 | 第23页 |
·现场总线网络模块 | 第23-27页 |
·几种现场总线的比较 | 第24-26页 |
·CAN 总线在翼肋系统中的作用 | 第26-27页 |
·智能驱动与传感模块 | 第27-30页 |
·典型智能驱动器的比较 | 第27-29页 |
·传感模块 | 第29-30页 |
·控制模块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智能翼肋动态建模与分析 | 第32-42页 |
·引言 | 第32页 |
·压电智能翼肋系统的微分方程模型 | 第32-36页 |
·翼肋的动力学模型 | 第33-35页 |
·压电材料的建模 | 第35-36页 |
·压电智能翼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 第36页 |
·压电智能翼肋的状态空间模型 | 第36-41页 |
·翼肋的模态分析 | 第37-39页 |
·翼肋的状态空间模型 | 第39-41页 |
·期望翼型描述 | 第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基于状态观测器的智能翼肋动态形状控制器设计 | 第42-66页 |
·引言 | 第42页 |
·基于观测器的动态形状控制算法设计 | 第42-47页 |
·基于观测器的极点配置算法 | 第42-44页 |
·基于kalman 状态观测器的鲁棒控制算法 | 第44-47页 |
·有时延补偿的鲁棒控制算法设计 | 第47-56页 |
·系统网络特性分析 | 第47-48页 |
·考虑时延的动态形状控制算法 | 第48-56页 |
·仿真与分析 | 第56-65页 |
·开环仿真 | 第57-58页 |
·未考虑时延的控制算法仿真 | 第58-63页 |
·考虑时延的控制算法仿真 | 第63-64页 |
·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基于相邻节点的协调控制算法 | 第66-73页 |
·引言 | 第66-67页 |
·基于相邻节点信息的协调控制算法 | 第67-70页 |
·仿真与分析 | 第70-72页 |
·仿真结果 | 第70-72页 |
·结果分析 | 第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3-75页 |
·工作总结与贡献 | 第73-74页 |
·工作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