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我国微博话语权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4页
 第一节 研究动因与背景第8-9页
  一、研究动因第8页
  二、研究背景第8-9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9-11页
  一、国外研究综述第9-10页
  二、国内研究综述第10-11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第11-14页
  一、研究内容第11-12页
  二、研究方法第12页
  三、研究的创新点第12-14页
第一章 微博与微博话语权第14-20页
 第一节 微博的定义第14-17页
  一、微博的起源及发展第14-15页
  二、微博的概念界定第15-16页
  三、微博独特的传播特征第16-17页
 第二节 微博话语权的界定第17-20页
  一、话语权概念的形成第17-18页
  二、传播学上的话语权界定第18页
  三、微博话语权的界定第18-20页
第二章 我国微博话语权的发展现状分析(上)第20-31页
 第一节 微博话语权重构下的大众狂欢——基于话语权主体的分析第20-24页
  一、开放性:大众话语权的回归第20-21页
  二、自由性:个人话语权的解放第21-23页
  三、平等性:平民话语权的崛起第23-24页
 第二节 微博话语权博弈下的权力消解——基于媒体的分析第24-27页
  一、改变传统媒体的话语规则第24-25页
  二、打破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第25-26页
  三、淡化传统媒体的“把关人”角色第26-27页
 第三节 微博话语权运行下的理性回归——基于社会生态的分析第27-31页
  一、有利于公共事务的讨论第27-28页
  二、有利于提升公民意识第28-29页
  三、有利于加速社会民主化进程第29-31页
第三章 我国微博话语权的发展现状分析(下)第31-46页
 第一节 微博自身缺陷对话语权产生消极影响第31-35页
  一、信息泛滥消解话语权第31-32页
  二、信息虚假扰乱话语权第32-33页
  三、娱乐过度侵蚀话语权第33-35页
 第二节 微博话语权滥用产生的失范问题第35-39页
  一、关于微博失范问题第35页
  二、微博失范行为的表现第35-37页
  三、微博失范行为的负面影响第37-39页
 第三节 对当前微博话语权现状的反思第39-46页
  一、大众话语权真的实现了吗?第39-40页
  二、微博话语权产生分化第40-43页
  三、弱势群体微博话语权依然缺失第43-44页
  四、问政于“微”缺乏持续性、有效性第44-46页
第四章 我国微博话语权发展的对策研究第46-58页
 第一节 完善微博话语权的内在话语机制第46-50页
  一、突破自身内部的制约第46-47页
  二、适度的过滤和把关第47-49页
  三、与传统媒体联姻拓展微博影响力第49-50页
 第二节 优化微博的外在话语环境第50-55页
  一、大力推进政府建设第50-53页
  二、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第53-54页
  三、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第54-55页
 第三节 提高微博用户自身的媒介素养第55-58页
  一、提升受众媒介讯息敏感度第55-56页
  二、提高受众媒介素养的知能第56-57页
  三、从围观者到行动者的转变第57-58页
结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作者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英文新闻网站在对外传播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六大中央级网站”为例
下一篇:网络舆情引导—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