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科普产品开发策略的研究--以中科院移动互联网科普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背景综述 | 第11页 |
·基础内容综述 | 第11-14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移动互联网科普产品发展现状 | 第18-22页 |
·传统互联网科普 | 第18页 |
·国外移动互联网科普发展 | 第18-19页 |
·国内移动互联网科普发展 | 第19页 |
·移动互联网科普产品现状 | 第19-20页 |
·科普短信 | 第19-20页 |
·科普手机报 | 第20页 |
·手机科普应用 | 第20页 |
·手机科普 Wap 网站 | 第20页 |
·手机科普影视 | 第20页 |
·移动互联网科普产品开发的条件和前景 | 第20-22页 |
·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与日俱增 | 第20-21页 |
·手机用户对手机科普产品有较大的需求 | 第21页 |
·移动平台与技术日新月异 | 第21页 |
·科普从业机构参与手机科普产品开发的积极性较高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移动互联网科普产品的用户分析 | 第22-31页 |
·不同手机功能产品用户群体分析 | 第22-26页 |
·手机上网 | 第22-23页 |
·手机报 | 第23-24页 |
·手机软件 | 第24-25页 |
·手机游戏 | 第25-26页 |
·重点关注手机的科普群体分析 | 第26-28页 |
·青少年 | 第26-27页 |
·白领 | 第27页 |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 | 第27-28页 |
·移动互联网科普产品的开发需求分析 | 第28-29页 |
·面向青少年群体的手机科普产品开发 | 第28-29页 |
·面向白领群体的手机科普产品开发 | 第29页 |
·面向进城务工人员的手机科普产品开发 | 第29页 |
·产品的发展分析 | 第29-31页 |
第四章 移动互联网科普产品开发运行案例及规律总结 | 第31-40页 |
·案例分析—气象类手机科普产品 | 第31-32页 |
·用户需求 | 第31页 |
·自助餐服务模式 | 第31-32页 |
·自助餐与大众餐服务模式比较 | 第32页 |
·营销模式 | 第32页 |
·案例小结 | 第32页 |
·产品开发运行规律 | 第32-36页 |
·需求牵引 | 第32-33页 |
·市场导向与导向市场 | 第33页 |
·技术推动 | 第33-36页 |
·营销策略 | 第36页 |
·探索新的科普应用开发和运营模式 | 第36-40页 |
·代表性几大手机应用商店 | 第37页 |
·手机应用商店产品类型 | 第37页 |
·手机应用商店产品开发及合作模式 | 第37-38页 |
·手机应用商店运营及利益分配 | 第38-39页 |
·手机应用商店模式的借鉴意义 | 第39-40页 |
第五章 中科院移动互联网科普业务的实施策略 | 第40-46页 |
·明确定位,做好平台提供者和业务整合者 | 第40-41页 |
·构建基础环境 | 第40页 |
·面向合作机构——业务协同平台 | 第40-41页 |
·面向公众——统一框架式应用 | 第41页 |
·主推“双模”服务,实现有线、移动协同发展 | 第41页 |
·统筹业务规划,稳步推进特色应用 | 第41-43页 |
·移动科普应用的规划 | 第41-42页 |
·特色科普应用的甄选原则 | 第42-43页 |
·推动院移动科普应用的建设 | 第43页 |
·应用案例——科普平台门户移动版 | 第43页 |
·深化产品,提供互动功能,提高用户粘性 | 第43-44页 |
·组织实施机制 | 第44-46页 |
第六章 移动互联网科普业务发展的建议和展望 | 第46-52页 |
·业务发展的措施建议 | 第46-48页 |
·政府层面的措施建议 | 第46-47页 |
·企业层面的措施建议 | 第47-48页 |
·业务发展的新机遇 | 第48-52页 |
·手机产业链呈现新特点 | 第48-50页 |
·民营资本获准入电信领域 | 第50页 |
·三网融合的时代背景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