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其他金融组织论文

信息主权观下的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1 绪论第12-19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4页
   ·基本概念内涵界定第14-16页
     ·信息主权第14-15页
     ·信息主权安全及重要性第15页
     ·信用与信用评级第15-16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6-18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8页
   ·研究目标与结构第18-19页
     ·研究目标第18页
     ·本文结构第18-19页
2 信用评级及其对信息主权的影响机制第19-28页
   ·国际信用评级行业概述第19-23页
     ·国际信用评级发展历程第19-21页
     ·国际信用评级的业务范围第21-23页
   ·中国信用评级业行业概述第23-25页
     ·中国信用评级发展历程第23-24页
     ·中国信用评级的业务范围第24-25页
   ·信用评级对信息主权的影响机制第25-28页
3 中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失控分析第28-35页
   ·国内外信用评级机构现状分析第28-30页
     ·主要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第28-29页
     ·主要国内信用评级机构第29-30页
   ·外资信用评级机构渗入中国市场进程第30-33页
     ·穆迪入股中诚信过程第31-32页
     ·惠誉入股联合资信过程第32-33页
     ·标准普尔入股上海新世纪过程第33页
   ·中国信用评级机构被外资入股现状分析第33-35页
4 中国信用评级市场的失控分析第35-50页
   ·国内外信用评级市场分析第35-39页
     ·国际信用评级市场分析第35-38页
     ·中国信用评级市场分析第38-39页
   ·外资信用评级机构直接参与评级的国内企业分析第39-47页
     ·直接评级的国内银行业分析第40-41页
     ·直接评级的国内保险业分析第41-43页
     ·直接评级的国内企业分析第43-47页
   ·外资入股信用评级机构参与的国内评级市场分析第47-49页
     ·间接评级的国内资本债券业务分析第47-48页
     ·间接评级的主要业务对照分析第48-49页
   ·外资信用评级机构垄断国内外信用评级市场第49-50页
5 中国信用评级信息的失控分析第50-62页
   ·信用评级的业务流程第50-54页
     ·信用评级的基本程序第50-52页
     ·信用评级及向市场发布信息的过程第52-54页
   ·信用评级模型所需考察信息第54-62页
     ·金融机构评级所需考察信息第54-57页
     ·工商企业评级所需考察信息第57-59页
     ·主权信用评级所需考察信息第59-62页
6 对策与建议第62-67页
   ·政府监管部门的对策第62-65页
     ·强化监管资源,实现统一监管第62-63页
     ·完善准入制度和信息安全法规建设第63-64页
     ·积极参与国际性的评级体系建设第64-65页
   ·信用评级机构的对策第65-67页
     ·改进评级指标体系第65页
     ·突破传统评级领域,发展特色评级业务第65-66页
     ·注重数据的积累与数据库的管理第66页
     ·鼓励民族信用评级机构做大做强第66-67页
7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研究的结论第67页
   ·论文的创新第67-68页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8-69页
附录Ⅰ第69-70页
附录Ⅱ第70-72页
附录Ⅲ第72-74页
附录Ⅳ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银行监管资本套利研究--基于2007年-2010年间中国商业银行数据
下一篇:论不同文化背景以及语境下英汉词汇的感情色彩--以《经济学人》中国专题报道翻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