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合同制度的法律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引言 | 第7-8页 |
2 环境合同的概念解读 | 第8-16页 |
·环境合同的内涵 | 第8-9页 |
·环境合同的特征 | 第9-11页 |
·合意性 | 第9-10页 |
·公法精神与契约自由的结合 | 第10页 |
·长期性 | 第10页 |
·积极性 | 第10-11页 |
·环境合同的性质 | 第11-12页 |
·环境合同的类型 | 第12-13页 |
·环境行政合同 | 第12-13页 |
·环境民事合同 | 第13页 |
·环境合同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 第13-16页 |
·环境合同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环境合同制度存在的现实意义 | 第15-16页 |
3 环境合同的源起与发展 | 第16-20页 |
·日本的公害防治协议——环境合同的源起 | 第16-17页 |
·美国的环境合同 | 第17页 |
·荷兰广泛应用的环境协议 | 第17-18页 |
·法国的环境行政合同 | 第18页 |
·小结 | 第18-20页 |
·各国的共同之处 | 第18页 |
·各国的差异之处 | 第18-20页 |
4 环境合同的法律关系 | 第20-26页 |
·环境合同的主体 | 第20-21页 |
·行政主体 | 第20-21页 |
·法人或自然人 | 第21页 |
·环保组织与社区组织 | 第21页 |
·环境合同的客体 | 第21-22页 |
·环境合同的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环境合同对订立双方的约束力 | 第23页 |
·环境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 第23-24页 |
·环境合同纠纷解决 | 第24-26页 |
5 我国环境合同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6-31页 |
·我国环境合同的现状 | 第26-27页 |
·我国环境合同存在的问题 | 第27-31页 |
·在立法层面没有保障 | 第27页 |
·在程序上缺乏有效的设置和引导 | 第27-28页 |
·环境合同的实施缺乏监督 | 第28-29页 |
·环境合同的纠纷解决机制不完善 | 第29-31页 |
6 完善我国环境合同制度的法律思考 | 第31-38页 |
·确立环境合同订立的基本原则 | 第31-33页 |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31页 |
·保障公共利益原则 | 第31-32页 |
·有限契约自由原则 | 第32-33页 |
·从立法上确定和保障环境合同制度 | 第33-34页 |
·规范环境合同的订立程序 | 第34页 |
·引入第三方作为环境合同的有效监督 | 第34-35页 |
·完善环境合同纠纷的解决机制 | 第35-36页 |
·引入激励机制促进环境合同制度的普及 | 第36-38页 |
7 结语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 | 第42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