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序言 | 第9-10页 |
一、国际人权背景中的沉默权及其确立的理论基础 | 第10-16页 |
(一) 国际人权背景中的沉默权之界定 | 第10-13页 |
1. 沉默权的概念 | 第10-11页 |
2. 国际人权进程中沉默权的确立 | 第11-12页 |
3. 沉默权确立的宪政意义 | 第12-13页 |
(二) 作为人权的沉默权确立的法文化基础 | 第13-16页 |
1. 个人权利本位与自由主义的意识传统 | 第13-14页 |
2. 人的本性与人格尊严的回归与尊重 | 第14-15页 |
3. 程序本位与形式理性的文化氛围 | 第15-16页 |
二、沉默权在我国人权发展中的继受与逐步确认 | 第16-19页 |
(一) 我国传统法律对沉默权的否定态度 | 第16-17页 |
1. 沉默权在我国传统立法中被否定 | 第16页 |
2. 我国传统法律不接受沉默权的原因 | 第16-17页 |
(二) 人权保障制度的发展使我国逐步认可沉默权制度 | 第17-19页 |
1. 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逐步完善对被告人权利的保障 | 第17-18页 |
2. 被追诉人沉默权的初步确认和立法保障 | 第18-19页 |
三、构建我国完整的被告人人权法律保障制度 | 第19-25页 |
(一) 作为基本人权的沉默权应当入宪 | 第19-22页 |
1. 借鉴国际人权法中沉默权的保障制度 | 第19-20页 |
2. 构建完整的被追诉人人权的宪法保障制度 | 第20-22页 |
(二) 完善我国刑事诉讼法律体系的协调发展 | 第22-25页 |
1. 改革侦查制度 | 第22-23页 |
2. 保障刑事诉讼中律师的权利 | 第23页 |
3. 完善证据制度 | 第23-25页 |
结语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致谢 |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