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序言 | 第9-10页 |
| 一、刑事再审中事实审制度概述 | 第10-13页 |
| (一) 刑事再审中事实审的含义 | 第10-11页 |
| 1. 案件事实 | 第10页 |
| 2. 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的划分标准 | 第10-11页 |
| (二) 刑事再审中事实审的价值分析 | 第11-13页 |
| 二、国外再审中事实审制度借鉴 | 第13-20页 |
| (一) 大陆法系国家再审中事实审制度 | 第13-16页 |
| 1. 法国 | 第13-14页 |
| 2. 德国 | 第14-15页 |
| 3. 日本 | 第15-16页 |
| (二) 英美法系国家再审中事实审制度 | 第16-19页 |
| 1. 英国 | 第17页 |
| 2. 美国 | 第17-19页 |
| (三) 国外再审中事实审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19-20页 |
| 1. 注重对被告人权利的保障 | 第19页 |
| 2. 提起理由种类区分完备,可操作性强 | 第19-20页 |
| 三、我国刑事再审制度评析 | 第20-23页 |
| (一) 我国刑事再审的立法现状 | 第20-21页 |
| 1. 提起再审程序的材料来源 | 第20页 |
| 2. 提起再审的主体 | 第20页 |
| 3. 提起再审程序的理由 | 第20-21页 |
| 4. 提起再审程序的方式 | 第21页 |
| 5.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的重新审判 | 第21页 |
| (二) 存在问题 | 第21-23页 |
| 1. 行政性审查式申诉,削弱了纠错的功效 | 第21-22页 |
| 2. 再审全面审查原则的不合理性 | 第22页 |
| 3. 再审审理程序混同于一、二审程序,程序上体现不出救济的特征 | 第22-23页 |
| 四、我国刑事再审中事实审制度构建 | 第23-30页 |
| (一) 法律审与事实审分开的必要性 | 第23页 |
| (二) 申请(抗诉)事实审的理由 | 第23-24页 |
| (三) 再审中事实审提起的主体 | 第24-26页 |
| 1. 关于检察院、法院提起 | 第24-25页 |
| 2. 关于当事人提起 | 第25-26页 |
| (四) 受理机构 | 第26-27页 |
| (五) 再审中事实审的审查:确立法院审查再审程序 | 第27-28页 |
| 1. 立案阶段 | 第27页 |
| 2. 审查阶段 | 第27-28页 |
| 3. 审查再审申请的期限 | 第28页 |
| (六) 再审中事实审的审理和裁判 | 第28-30页 |
| 1. 新情况的出现而进行事实再审 | 第28页 |
| 2. 原审已经存在的事实未审 | 第28-30页 |
| 结语 | 第30-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