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1 绪论 | 第11-20页 |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 ·研究路线 | 第19-20页 |
| 2 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0-23页 |
|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 第20-21页 |
| ·规模报酬 | 第21页 |
| ·规模经济 | 第21-23页 |
| ·农业生产函数理论 | 第23-24页 |
| ·生产函数 | 第23页 |
| ·农业生产函数 | 第23-24页 |
| 3 农地规模经营理论分析 | 第24-34页 |
|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内涵 | 第24页 |
|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必要性 | 第24-26页 |
| ·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 | 第24-25页 |
|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 第25-26页 |
|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基本条件 | 第26-30页 |
| ·农村土地流转 | 第26-27页 |
| ·农村劳动力转移 | 第27-28页 |
| ·农业机械化水平 | 第28-30页 |
|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因素 | 第30-34页 |
| ·资源禀赋 | 第30页 |
| ·经营环境 | 第30-31页 |
| ·生产力水平 | 第31页 |
| ·劳动者素质 | 第31-32页 |
|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第32-34页 |
| 4 研究区概况及样本分析 | 第34-40页 |
| ·江夏区基本概况 | 第34-35页 |
| ·自然条件状况 | 第34页 |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34-35页 |
| ·样本数据分析—江夏区农地经营现状分析 | 第35-40页 |
| ·农户基本情况 | 第35页 |
| ·农户收入情况分析 | 第35-36页 |
| ·农地经营现状 | 第36-38页 |
| ·投入情况分析 | 第38-39页 |
| ·土地流转情况分析 | 第39-40页 |
| 5 江夏区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实证研究 | 第40-45页 |
| ·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的测算 | 第40-41页 |
| ·模型假设 | 第40页 |
|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模型 | 第40-41页 |
| ·江夏区农村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实证研究 | 第41-43页 |
| ·江夏区农村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实证研究的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5-50页 |
| ·政策建议 | 第45-48页 |
| ·加快剩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 第45-46页 |
| ·建立健全的农地流转制度 | 第46-47页 |
| ·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 | 第47页 |
| ·恰当的引导农民开展适度规模经营 | 第47-48页 |
| ·讨论 | 第48-50页 |
| ·本文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 附件:农地规模经营调查问卷 | 第54-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