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表目录 | 第1-8页 |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 Abstract | 第10-13页 |
| 1 绪论 | 第13-2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 ·文献评述 | 第19-20页 |
| ·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20-21页 |
| ·研究目的 | 第20-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1-22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3-31页 |
| ·相关概念 | 第23-25页 |
| ·城市土地及土地利用 | 第23页 |
| ·城市用地的分类 | 第23-25页 |
|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含义 | 第25页 |
| ·产业结构的概念 | 第25页 |
| ·理论基础 | 第25-31页 |
| ·区位理论 | 第25-27页 |
| ·产业聚集效应理论 | 第27-28页 |
|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 第28-29页 |
|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第29页 |
| ·系统论 | 第29-31页 |
| 3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影响和推进的原理分析 | 第31-34页 |
|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第31-32页 |
| ·作用机理 | 第31页 |
| ·作用规律 | 第31-32页 |
| ·产业结构对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 | 第32-34页 |
| ·作用机理 | 第32页 |
| ·作用途径 | 第32-34页 |
| 4 柳州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状况特征分析 | 第34-45页 |
| ·柳州市基本概况 | 第34页 |
| ·柳州市产业结构变动及现状 | 第34-41页 |
| ·柳州城市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变动情况 | 第35-37页 |
| ·柳州城市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动情况 | 第37-39页 |
| ·柳州城市产业结构效益变化特征 | 第39-41页 |
| ·柳州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演变特征 | 第41-45页 |
| ·柳州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状况 | 第41-42页 |
| ·基于信息熵对柳州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的分析 | 第42-45页 |
| 5 柳州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定量分析 | 第45-62页 |
|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时间序列统计分析 | 第45-48页 |
|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指标体系 | 第45页 |
| ·结构变化率分析 | 第45-47页 |
| ·人均GDP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分析 | 第47-48页 |
| ·单位产值占地率分析 | 第48页 |
| ·柳州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的灰色相关系数分析 | 第48-53页 |
| ·灰色系统理论 | 第49-51页 |
| ·城市用地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的灰色相关分析 | 第51-53页 |
| ·柳州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灰色典型相关分析 | 第53-62页 |
| ·典型相关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局限性 | 第53-54页 |
| ·灰色典型相关分析的具体分析步骤 | 第54-55页 |
|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灰色典型相关分析 | 第55-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6 柳州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协调发展 | 第62-67页 |
| ·产业结构优化要求城市土地利用安排与之适应 | 第62-63页 |
|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优化应利于推动产业布局的优化 | 第63-64页 |
|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64-67页 |
|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67-70页 |
| ·主要结论 | 第67-68页 |
| ·研究的不足 | 第68-69页 |
| ·研究展望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