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中小学教师知识网络扩散机制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9页
1 绪论第9-15页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第9-11页
     ·课题来源第9页
     ·研究背景第9-11页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第11-13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研究内容第12-13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技术路线第14页
 本章小结第14-15页
2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第15-24页
   ·相关概念及内涵第15-20页
     ·信息与知识第15-16页
     ·教师知识第16-18页
     ·知识扩散第18-19页
     ·扩散主体第19页
     ·扩散机制第19-20页
   ·知识扩散研究现状分析第20-23页
   ·知识扩散研究现状的启示第23-24页
3 中小学教师知识网络扩散现状调查第24-38页
   ·调查问卷的设计第24-25页
     ·问卷的基本结构第24页
     ·调查实施与数据处理第24-25页
   ·调查对象基本资料统计第25页
   ·教师知识网络扩散具备良好的实施条件第25-29页
     ·网络扩散有了良好的技术基础第25-27页
     ·教师对知识扩散的高认可度第27-29页
   ·教师知识网络扩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9-36页
     ·教师个体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9-33页
     ·学校组织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3-35页
     ·技术实现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5-36页
   ·调查小结第36-38页
4 中小学教师知识网络扩散机制的构建第38-51页
   ·教师知识网络扩散过程分析第38-41页
     ·教师知识扩散系统的组成要素第38-40页
     ·教师知识网络扩散有效模型第40-41页
   ·教师知识网络扩散的运行机制的构建第41-44页
     ·信息技术的支持第41-43页
     ·扩散主体的参与第43-44页
     ·知识主管的设立第44页
   ·教师知识网络扩散的激励机制的构建第44-46页
   ·教师知识网络扩散的保障机制的构建第46-49页
     ·学校管理制度的完善第46-47页
     ·学校组织结构的变革第47-48页
     ·校园和谐文化的建设第48-49页
   ·案例:诸暨实验小学的网络“磨课研课”第49-51页
5 案例分析:基于金师附小教研平台的教师知识网络扩散第51-59页
   ·金师附小教师知识管理的相关背景第51页
   ·教师知识库建设第51-57页
     ·教师知识库的结构第52-53页
     ·知识库内容的更新第53-54页
     ·扩散主体的参与情况第54-57页
   ·激励机制与校园文化建设第57-59页
6 总结与展望第59-61页
   ·研究总结第59-60页
   ·研究展望第60-61页
     ·本研究创新之处第60页
     ·本研究改进之处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附录第64-67页
 附录1:访谈提纲第64-65页
 附录2:调查问卷第65-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浙江省新课改之社会环境研究--家长参与的视角
下一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成长状况调查研究--基于浙皖两省中师学历背景教师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