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引言 | 第9-11页 |
2 信访制度概述 | 第11-18页 |
·信访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 第11-13页 |
·信访制度的概念 | 第11-12页 |
·信访制度的特征 | 第12-13页 |
·信访制度的功能 | 第13-15页 |
·信访立法的产生和发展 | 第15-18页 |
·第一阶段:1951年6月,信访立法产生 | 第15页 |
·第二阶段:1982年2月,信访过渡性法律的颁布 | 第15-16页 |
·第三阶段:1995年10月,国务院发布《信访条例》 | 第16页 |
·第四阶段:2005年1月,国务院修订颁布新的《信访条例》 | 第16-18页 |
3 域外相关制度与我国信访制度的比较及评析 | 第18-28页 |
·与日本苦情制度的比较及评析 | 第18-21页 |
·与瑞典行政监察专员制度的比较及评析 | 第21-23页 |
·与美国处理公民诉求制度的比较及评析 | 第23-25页 |
·与香港申诉专员制度的比较及评析 | 第25-28页 |
4 我国信访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8-39页 |
·我国信访制度的立法 | 第28-30页 |
·国务院发布的《信访条例》 | 第28页 |
·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信访部门规章 | 第28-30页 |
·各省市制定的信访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 | 第30页 |
·我国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0-39页 |
·信访制度的实践问题 | 第30-35页 |
·信访制度的立法问题 | 第35-39页 |
5 完善我国信访制度的建议 | 第39-51页 |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制定《信访法》 | 第39-41页 |
·将信访制度写入宪法 | 第41-42页 |
·信访立法的设想 | 第42-51页 |
·基本的权利义务规范 | 第42-44页 |
·设定责任承担 | 第44-45页 |
·禁止越级上访 | 第45-46页 |
·明确办理时限和延时履行的结果 | 第46-47页 |
·设立信访终结制度 | 第47-49页 |
·明确上下级不同信访机构的职责权限分工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