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1 我国行政复议机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0-19页 |
·我国行政复议机构设置的现状 | 第10-12页 |
·我国行政复议机构存在的问题 | 第12-19页 |
·行政复议机构不独立 | 第13-14页 |
·行政复议机构设置过于分散,缺乏统一性 | 第14-16页 |
·行政复议机构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不健全 | 第16-17页 |
·行政复议机构运作效率不高、审理程序不公开、公信力低 | 第17-19页 |
2 域外行政复议机构的设置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第19-28页 |
·域外行政复议机构的设置 | 第19-26页 |
·英国的行政裁判所制度 | 第19-21页 |
·美国的行政法官制度 | 第21-22页 |
·韩国行政审判委员会制度 | 第22-23页 |
·日本的行政不服申诉制度 | 第23-25页 |
·我国台湾的诉愿审议委员会制度 | 第25-26页 |
·域外复议机构设置对我国的启示 | 第26-28页 |
·行政复议机构具有相对独立的法律地位 | 第26-27页 |
·行政复议工作人员具备专业水准 | 第27页 |
·行政复议机构适用司法或准司法程序 | 第27-28页 |
3 我国行政复议机构重构之基础 | 第28-40页 |
·重构我国行政复议机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8-32页 |
·必要性分析 | 第28-30页 |
·可行性论证 | 第30-32页 |
·行政复议机构的组织形态、设置标准和设置模式 | 第32-40页 |
·行政复议机构的组织形态 | 第32-34页 |
·行政复议机构的设置标准 | 第34-37页 |
·行政复议机构的模式选择 | 第37-40页 |
4 行政复议机构设置的具体构想 | 第40-50页 |
·建立完善的行政复议机构体系 | 第40-46页 |
·行政复议委员会的设立 | 第40-41页 |
·行政复议委员会的管辖制度 | 第41-43页 |
·行政复议委员会的职权和地位 | 第43-44页 |
·行政复议委员会的产生和组成 | 第44-45页 |
·行政复议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和议事规则 | 第45-46页 |
·行政复议工作人员的任职资格与职务保障 | 第46-48页 |
·行政复议工作人员的任职资格 | 第47-48页 |
·行政复议工作人员的任职保障 | 第48页 |
·对行政复议委员会的监督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