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理论论文--音乐评论、欣赏论文

调性、多调性与无调性结合的创新思维--朱践耳交响诗《百年沧桑》的主题、结构与和声探索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7页
引言第7-10页
第一章 主题性旋律的构成及演变第10-25页
 第一节 苦难主题第10-12页
 第二节 反抗主题第12-14页
 第三节 斗争主题第14-16页
 第四节 战斗主题第16-18页
 第五节 胜利主题第18-19页
 第六节 音响材料分析第19-25页
  一、音响 I第20-21页
  二、音响 II第21-22页
  三、音响 III第22-23页
  四、音响 IV第23-25页
第二章 曲式结构的探索第25-37页
 第一节 引子与第一乐部第25-26页
 第二节 第二乐部第26-29页
 第三节 第三乐部与尾声第29-30页
 第四节 主体性旋律在乐曲发展中的布局第30-37页
  一、引子与第一乐部第30-31页
  二、第二乐部第31-32页
  三、第三乐部与尾声第32-37页
第三章 调性、多调性与无调性结合的呈现形式第37-44页
 第一节 三者不同的象征意义第37页
 第二节 三者结合的呈现形式第37-43页
  一、单一调性第38-39页
  二、多调性第39-40页
  三、无调性第40-41页
  四、调性与无调性的结合第41-43页
 第三节 三者在乐曲发展中的布局第43-44页
第四章 调性、多调性与无调性结合的控制第44-51页
 第一节 十二音控制第44-47页
  一、集合第45-46页
  二、序列第46-47页
  三、自由十二音第47页
 第二节 线性低音控制第47-49页
 第三节 基音控制第49-51页
第五章 传统和声材料的运用及创新第51-57页
 第一节 十二音和弦第51-53页
 第二节 非三度叠置和弦第53-54页
  一、二度叠置第53-54页
  二、四、五度叠置第54页
 第三节 音块第54-55页
 第四节 三度叠置和弦第55-56页
 第五节 平行进行第56-57页
结语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后记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反复熔铸对非镍基烤瓷合金抗腐蚀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全同步带状弓矫治器在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畸形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