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櫽括词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绪论 | 第11-14页 |
一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两宋檃括词的概念界定与概况 | 第14-33页 |
第一节 “檃括词”的概念界定及产生渊源 | 第14-19页 |
第二节 两宋檃括词的判定 | 第19-24页 |
一 词题或题序以“檃括”两字显示 | 第19-20页 |
二 词牌、词题或题序以“括”字显示 | 第20页 |
三 词牌、词题或题序以其他方式显示 | 第20-24页 |
第三节 两宋檃括词的主要类型 | 第24-33页 |
一 以诗文檃括为词 | 第24-31页 |
二 以史传、故事檃括为词 | 第31-32页 |
三 以词檃括为词 | 第32-33页 |
第二章 两宋檃括词产生、兴盛的原因 | 第33-41页 |
第一节 与“以诗度曲”的风气有关 | 第33-36页 |
第二节 受宋词运用唐诗现象的影响 | 第36-37页 |
第三节 与宋人的游戏态度有关 | 第37-38页 |
第四节 苏轼及苏门的影响 | 第38-41页 |
第三章 两宋檃括词的发展演变及其檃括特点 | 第41-64页 |
第一节 两宋檃括词的发展演变 | 第41-61页 |
第二节 两宋檃括词的特点 | 第61-64页 |
一 檃括的目的:“使就声律”,便于歌之 | 第61-62页 |
二 檃括的对象:公认的经典之作 | 第62-63页 |
三 檃括的原因:“借他人酒杯,浇自家块垒” | 第63-64页 |
第四章 两宋檃括词的艺术构思 | 第64-73页 |
第一节 结构的布局 | 第64-70页 |
一“微损”:缩写的布局手法 | 第64-67页 |
二“微增”:扩展的布局手法 | 第67-69页 |
三“微改”:改变语辞与句序的布局手法 | 第69-70页 |
第二节 意境的创设 | 第70-71页 |
第三节 韵律的范式 | 第71-73页 |
第五章 两宋檃括词的功用与文学意义 | 第73-83页 |
第一节 两宋檃括词的功用 | 第73-81页 |
一 酬赠唱和、遣兴娱宾 | 第73-75页 |
二 言志抒情、记事志乐 | 第75-78页 |
三 角技逞才、提高词艺 | 第78-81页 |
第二节 两宋檃括词的文学意义 | 第81-83页 |
结语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8页 |